白癜风症状 http://pf.39.net/bdfyy/zqbdf/150211/4577569.html既然进行了冠脉支架手术,就说明有严重的冠心病问题了,要么是冠脉严重狭窄,要么是冠状动脉出现梗塞,在这些情况下,通过支架手术,重新打通受阻的血流通道,为心脏提供充足的血液供应,是经典的心血管疾病治疗方式,但放了支架,狭窄的血管被“撑起来”了,也并不代表冠心病的问题已经“治愈”。即使进行了支架手术,支架内再狭窄,其他部位出现狭窄或二次心梗的风险也仍然存在,因此,做好冠心病支架术后的心血管疾病二级预防,就是非常重要的。要做好心血管疾病的二级预防,除了要在生活上注意健康饮食,戒烟限酒,合理运动,保持平和心态等多方面的健康生活调理以外,对于升高的血压、血脂、血糖进行控制,也是非常重要的,在三高的各项指标中,严格控制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是血脂控制和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的首要靶点,近年来,国内外的多项临床指南,都对心血管疾病二级预防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控制目标进行了明确的推荐。
通常说来,对于进行过支架介入术的朋友,属于已有心血管疾病问题的情况,如果从风险分层来说,属于极高危或超高危的风险分层,根据相关的指南推荐,对于这种情况的朋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水平一看更能够降低到1.8mmol/L以下,而近年来的一些心血管临床指南中,对于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要求又进一步地进行了严格,比如欧洲的相关指南中就指出,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到1.4mmol/L以下更安全,而我国发布的《超高危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患者血脂管理中国专家共识》中,对于符合超高危风险情况的心血管疾病患者,也同样建议将血脂控制到1.4mmol/L以下。那么对于冠脉支架术后,复查血脂情况,发现低密度脂蛋白在2.0mmol/L的水平,是不是说明血脂控制得还远远不够呢?是不是必须控制到1.4mmol/L以下更好呢?关于这一点,也不建议看到指南有这样的推荐,就一定要进行一刀切的血脂控制,血脂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控制到2.0mmol/L,到底够不够,需不需要进一步加强控制,我们还是应该结合具体情况,进行充分的风险评估后,针对不同的个体,完全可以有不同的推荐选择。
不管是1.8还是1.4的指南规定,都是基于大数据的临床统计数据得出的一种推荐达标值,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控制到2.0,就真的不够吗?相关临床研究数据显示,对于动脉粥样硬化的斑块形成来说,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是一个重要的风险因素,但如果能够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控制到2.1mmol/L以下,动脉粥样硬化的血管斑块就可能停止发展和生长,因此,将血脂的低密度脂蛋白控制到2.0以下,对于动脉粥样硬化风险的控制来说,已经是一个不错的血脂水平了,到底还要不要继续降低,还是应该结合实际的用药情况,和患者对于药物的身体耐受情况。目前他汀类药物仍然是降低低密度脂蛋白的首选药物,如果服用的他汀类药物,已经属于高强度高剂量的他汀了,比如阿托伐他汀日剂量达到了40mg,瑞舒伐他汀达到了20mg的剂量,真的不建议进一步加大药量来加强血脂控制效果,如果服用这个剂量的他汀,用药安全性良好,没有出现转氨酶升高,肌肉痛等方面的不良反应,身体耐受性良好,想要进一步降低血脂,也建议加用依折麦布等其他类型的降脂药来加强降脂效果,而不推荐进一步加大他汀的剂量。服用依折麦布能够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进一步降低15~20%左右,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达到1.8mmol/L以下,还是可以做到的,至于是否一定要降到1.4以下的水平,还是要看个人意愿和身体耐受性。
而如果是服用的他汀剂量虽然不是高强度他汀,但已经达到了身体所能承受的最大剂量,这种情况下,同样也建议联合用药的方式来加强血脂控制,依折麦布等其他类型的降脂药,能够减少加大他汀药量可能导致不良反应发生风险增加的几率,还能够起到比单独增加他汀剂量更好的降脂效果,是更好的加强血脂控制选择。如果已经应用了身体所耐受的足量他汀,也已经加用了其他药物,或者经济条件限制,用不起其他价格较高降脂药的情况,对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控制到2.0左右的情况,也不必过分担心,这样的血脂水平,同样也是较为安全的血脂水平,如果能够在保证用药安全的前提下长期保持这个水平,也是完全可以的,千万不要因为没有达到指南要求而耿耿于怀,焦虑心烦,这样反而不利于心血管疾病风险的整体控制。
我们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没有达标,但也控制在了相对较安全的水平,同时注意做好血压,血糖的积极控制,在日常生活中多注意做好健康生活方式的保持,这些方面,同样是能够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的重要方面,如果光对着一个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0.2mmol/L的差值使劲儿,反而忽略了其他方面心血管疾病风险的控制,才真的是得不偿失。
因此,对于在保证用药安全,身体耐受,用药经济性范围内,血脂仅仅能控制到2.0mmol/L的情况,也完全不必纠结和担心,这样的血脂水平也是相对安全的,如果能够积极做好其他心血管风险因素的控制,定期复查心血管健康情况,了解自身的血管情况并没有出现再度狭窄的情况,在多种综合因素积极控制下,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再发生风险,也是完全可以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