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白癜风医院 http://m.39.net/pf/a_6997150.html什么是脑梗死?
脑梗死是指脑组织的某个部位,因血液供应障碍造成缺血、缺氧,从而出现坏死的过程;其中,血液供应障碍可由多种原因导致,举几个例子:(1)脑部大动脉的管腔里面长了斑块(也就是常说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越来越厚或长了血栓,可以导致血供减少;(2)颈部动脉里面掉下来的血栓或来自心脏等其它部位的血栓,被血流冲到脑部,可以堵塞血管;(3)长期的高血压等导致脑部小动脉出现病变,甚至闭塞。
什么是腔隙性脑梗死?
脑动脉血管由颈部动脉延续而来,进而发出大量的小动脉,小动脉又进一步分出更细的血管,分别为脑组织的各个部位输送氧气、能量等。腔隙性脑梗死是指脑的小穿通动脉(可以理解为大血管分出的小分支)的血管壁发生病变,导致血管堵塞;这根病变血管所负责的那片脑组织就会因为缺血、缺氧而坏死,称为腔隙性脑梗死。
腔隙性脑梗死和脑梗死是什么关系?
脑梗死是一个较大的概念,不同的分类方法可将其分为许多类型。其中有一种分型叫做OCSP分型,这种分型将脑梗死分为4类,腔隙性脑梗死就是其中一类。简单来说,「腔隙性脑梗死」是「脑梗死」的类型之一,是一种病变区域相对较小的梗死。
腔隙性脑梗死与脑供血不足是什么关系?
「慢性脑供血不足」这个概念是上世纪90年代由日本学者提出来的,认为是脑供血量低于实际需要的量而引起头晕、记性差等不适症状。参照其诊断标准,慢性脑供血不足不一定存在或导致梗死。
如何快速识别脑梗死(脑梗塞、脑中风,缺血性)?
若患者突然出现以下症状时应考虑脑梗死的可能:(1)一侧肢体(伴或不伴面部)无力或麻木;(2)一侧面部麻木或口角歪斜;(3)说话不清或理解语言困难;(4)双眼向一侧凝视;(5)一侧或双眼视力丧失或模糊;(6)眩晕伴呕吐;(7)既往少见的严重头痛、呕吐;(8)意识障碍或抽搐。对突然出现上述症状疑似脑梗死的患者,应尽快医院(能24小时进行急诊CT检查)。
什么是垂体卒中?
垂体卒中是指垂体瘤出血,肿瘤体积和内部压力骤然增加,导致额部或眼眶剧痛,视力迅速减退甚至失明,垂体功能低下,严重者可出现急性肾上腺皮质功能衰竭,发生休克、昏迷甚至死亡。垂体卒中多发生在体积较大、生长速度较快的垂体瘤。
脑梗死(脑梗塞、脑中风,缺血性)患者如何治疗?
脑梗死的治疗主要分为以下3个部分:(1)一般处理。(2)特异性治疗。(3)急性期并发症的处理。
如何预防脑梗死(脑梗塞、脑中风,缺血性)?
脑梗死的预防包括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一级预防是指脑梗死发病前的预防,通过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积极地干预各种可控制的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心脏病等,达到使脑梗死不发生或延迟发生的目的。二级预防是针对已经发生脑梗死的患者,控制其复发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并给予相应的药物等治疗,降低脑梗死再发的风险。
脑梗死(脑梗塞、脑中风,缺血性)会复发吗?
脑梗死是会复发的,而且复发率最高可以达到20%!即使通过及时的治疗可以再通血管,但引发脑梗死的各种危险因素仍然存在,况且梗死区受伤的血管更容易形成血栓,从而再次堵塞血管。脑梗死在一年内复发机会最大,所以对脑梗死预防的意义远大于治疗。
脑梗死(脑梗塞、脑中风,缺血性)的诊断流程是什么?
急性脑梗死诊断流程应包括如下5个步骤:(1)是否为脑卒中?——排除非血管性疾病。(2)是否为缺血性脑卒中?——进行脑CT或MRI检查排除出血性脑卒中。(3)脑梗死的严重程度?——根据神经功能缺损量表评估。(4)能否进行溶栓治疗?——根据溶栓的适应证和禁忌证选择。(5)病因分型?——使用TOAST标准进行病因分型。
脑梗死(脑梗塞、脑中风,缺血性)的基本处理有哪些?
(1)吸氧与呼吸支持。合并低氧血症患者(血氧饱和度低于92%或血气分析提示缺氧)应给予吸氧,气道功能严重障碍者应给予气道支持(气管插管或切开)及辅助呼吸。(2)心脏监测与心脏病变处理。脑梗死后24小时内应常规进行心电图检查,必要时进行心电监护,以便早期发现心脏病变并进行相应处理。(3)体温控制。对体温升高的患者应明确发热原因,如存在感染应给予抗生素治疗。对体温38℃的患者应给予退热措施。(4)控制血压。(5)控制血糖。(6)营养支持。
创伤性脑出血和中风(脑出血)有什么区别?
(1)中风又称脑卒中,包括脑出血和脑梗塞,脑出血是指非外伤性脑组织内血管破裂引起的出血。(2)中风性脑出血发生的原因主要与脑血管的病变有关,即与「三高」(高血脂、糖尿病、高血压)、血管的老化、吸烟等密切相关,多在运动、情绪激动时发病。而创伤性脑出血多由外伤导致。(3)发病年龄,中风性脑出血多发于老年人,而创伤性脑出血发病以青壮年为主。(4)中风性脑出血同时伴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常见慢性疾病。创伤性脑出血多合并其他系统的损伤:四肢骨折、肋骨骨折、肺损伤、胸部部脏器损伤等。
有脂肪肝的人容易发生中风等心脑血管病吗?
脂肪肝患者常合并中心型肥胖、高血压、2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慢性疾病,是发生中风等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危人群,因此,需要积极治疗各种合并症,及早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什么是血管性痴呆?血管性痴呆和卒中有关吗?
血管性痴呆是由各种脑血管疾病(如多发性脑梗塞、脑出血、脑淀粉样血管病、动脉硬化性白质脑病等)引起的痴呆综合征。患者多有脑卒中史,认知功能障碍发生在脑血管病后3个月内,痴呆可突然发生或呈阶梯样一步步恶化。头部CT或MRI检查可发现多发性脑梗死等脑血管疾病的影像学表现,多位于丘脑、额叶及颞叶。
预防脑梗死(脑梗塞、脑中风,缺血性)还要在生活中注意些什么?哪些因素可增加脑梗死(脑梗塞、脑中风,缺血性)的发病风险?
可增加脑梗死发病风险的因素又称为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包括可干预的危险因素和不可干预的危险因素。(1)可干预的危险因素,即只要这些因素得到控制,就能减少脑梗死的发生概率,包括高血压、心脏病(特别是心房纤颤)、糖尿病、异常脂蛋白血症、吸烟、酗酒、缺乏运动、肥胖及无症状的颈动脉狭窄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等。(2)不可干预的危险因素指可增加脑梗死发生概率但不能通过人为干预控制的因素,包括年龄(脑梗死的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上升)、性别(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美国男女发病率之比约为1.3:1,我国约为1.5:1)、种族(非洲黑人的病死率比白人高2倍)和遗传(父母死于脑梗死,其后代患脑梗死的危险性增加)。
脑梗死患者应戒烟戒酒。此外,也有证据表明,过咸过油饮食、缺乏运动等可以增加脑梗死的患病率。相反的,胡萝卜素,维生素C等物质可以降低脑梗死发病率,且即使老年人所能从事的轻度活动如散步,也具有预防作用。
从事哪些职业更容易患脑梗死(脑梗塞、脑中风,缺血性)?
国内外研究表明,重体力劳动者如装卸工人、脚夫等脑梗死的发病率最高,其次为轻中度体力劳动者,如售货员、司机等。另外经常上夜班者脑梗死的发病率也要高于上白班者,半夜上网不睡觉、通宵麻将也将增加脑梗死的发病风险。
只有老年人才会患脑梗死(脑梗塞、脑中风,缺血性)吗?
不只是老年人才会患脑梗死,年轻人也有患脑梗死的可能。但老年人比年轻人得脑梗死的几率更高。脑梗死的平均发病年龄为60.1岁。研究显示,40岁以后,年龄每增长5岁,脑梗死的发病率增加1倍。
脑梗死(脑梗塞、脑中风,缺血性)患者需要做哪些辅助检查?
(1)脑病变检查。如头颅CT和MRI等。对于超急性期的脑梗死患者而言,影像学检查至关重要。尽早的确定病变的大小,范围、进展情况,决定了临床诊断的精确及治疗方法的选择。(2)血管病变检查。包括颈动脉彩超、经颅多普勒(TCD)、磁共振血管成像(MRA)、CT血管成像(CTA)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等。颅内、外血管病变检查有助于了解脑梗死的发病机制及病因,指导选择治疗方案。(3)其他重要的检查。如血糖、血脂、肝肾功能和电解质;心电图和心肌缺血标志物;全血计数;凝血功能;氧饱和度;胸部X线检查。(4)部分患者需要做的检查:毒理学(重金属中毒)筛查;血液酒精水平;妊娠试验;动脉血气分析(若怀疑缺氧);腰穿(怀疑蛛网膜下腔出血而CT未显示或怀疑脑梗死、怀疑继发于感染性疾病);脑电图(怀疑癫痫发作)。
哪些年轻人更容易患脑梗死(脑梗塞、脑中风,缺血性)?
年轻人患脑梗死,又称青年脑卒中,是指45岁以下成人发生的卒中,占全部卒中的5%~15%。年轻人患脑梗死主要包括以下因素:(1)高血压。(2)糖尿病。(3)早发性动脉粥样硬化。(4)炎症性和非炎症性脑血管病变:如钩端螺旋体病等。(5)心脏疾病:如心房纤颤。(6)脑静脉血栓形成。(7)凝血功能障碍性疾病:如血栓形成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8)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9)抗磷脂抗体:主要包括狼疮抗凝物质、抗心磷脂抗体及抗磷脂酰丝氨酸、抗磷脂酰肌醇、抗磷脂酸等抗体。(10)高脂血症。(11)脑血管畸形:如动静脉畸形、海绵状血管瘤和颅内先天性动脉瘤等。(12)吸烟和酗酒。(13)药物滥用:如可卡因、海洛因等。(14)血液系统疾病:如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巨球蛋白血症、镰状细胞疾病、血小板疾病和白血病等。
如果怀疑有脑梗死(脑梗塞、脑中风,缺血性),应该看哪个科?
如怀疑有脑梗死,医院的神经内科就诊,如脑梗死由严重颈动脉狭窄引起,则需要至神经外科或神经介入科行手术或介入治疗。
脑梗死(脑梗塞、脑中风,缺血性)后何时开始治疗最佳?
越早治疗越好!发病6小时以内是治疗的关键期,正确及时的治疗可以尽可能多的保护缺血半暗带。而梗死后6~72小时,药物治疗的效果就大打折扣,再到后期,治疗就只能以控制感染和其他并发症为重点了。所以,抢救脑梗死一定要争分夺秒,决不能拖延!
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