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消化疾病及消化内镜国际论坛之开幕式,于年7月14日上午在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岭南大会堂举行。子敬(医院潘新智)有幸参加学习,记录下部分内容,分享如下:
一、医院消化内科刘思德主任主持开幕式。
二、医院李文源校长致辞。
三、中国科学院张学敏院士致辞:希望内镜可以看得更远,看到疾病的未来。
四、中国工程院李兆申院士致辞:未来内镜医生有可能可以在家里上班,让机器人操作,在家可以发报告。
五、首都医科医院执行院长,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会张澍田主任委员致辞。
六、南方医科大学高天明副校长致辞。
七、广东省医学会李国营秘书长致辞。
八、肿瘤发生与干预,国际前沿与挑战——中国科学院张学敏院士。
1、癌症统计年度报告:男性一生中患者癌症的几率是39.7%,女性是37.6%,87%的癌症患者是50岁以上人群。
2、癌基因激活,抑癌基因灭活,不可控炎性因素是肿瘤发生的重要因素。人体有万亿个细胞,有30亿碱基对,人体基因组:A-T-C-G;基因组遗传信息达0000页,基因突变有96种类型,改变2个碱基(P53、Pten)可以导致肝癌发生。
3、致癌物质,精神因素,遗传因素是肿瘤发生的主要原因。目前已确定致癌物约1种,与80%肿瘤发生有关。N、N二甲基-4-氨基偶氮苯致肺癌、膀胱癌,4-氨基联苯致膀胱癌,N-二甲基亚硝胺致肝癌,苯并芘(地沟油主要成分)致皮肤癌、肺癌、胃癌,多氨联苯致肝癌、皮肤癌,*曲霉素B致肝癌,环氧乙烷致白血病、淋巴瘤,二恶英类化合物致皮肤、肝、骨髓等肿瘤,芥子气致肺癌。
4、我国死亡率排名前五位的肿瘤:肺癌、肝癌、胃癌、食道癌、结肠癌。美国则是前列腺癌(乳腺癌)、肺癌、结肠癌、膀胱癌(宫颈癌)、黑色素瘤(甲状腺癌)。要改变我国的肿瘤谱,医院。
5、肿瘤治疗重大突破:细胞医学:在细胞水平认识疾病发生机制的基础上,实现疾病治疗的医学科学。1、细胞修复:T细胞:PD-1抗体治疗脑肿瘤;2、细胞改造:T细胞:CAR-T治疗淋巴细胞性白血病;3、细胞调控:巨噬细胞功能调控。
6、巨噬细胞:癌症治疗新希望。巨噬细胞CD68是肿瘤发生、发展转移的重要推手,巨噬细胞功能异常促进大肠癌发生和发展。
7、晚期肿瘤的可行免疫治疗。
九、风雨兼程半世纪,不忘初心续前行,纪念ERCP50岁——中国工程院李兆申院士。
1、ERCP从无到有,从诊断到治疗,从胆系到胰腺,从技术应用到并发症预防,从质控到培训。ERCP治疗胆管结石得到公认,形成共识和指南,目前基本取代开腹治疗胆管结石,在世界范围内得到推广和普及。ERCP涉及领域及技术包括:胆管结石(EST、网蓝、气囊、碎石),胆管狭窄处理(鼻胆管、塑料支架、金属支架)、胰腺疾病(取石、支架、碎石)、并发症预防(药物、支架),新技术开展(EACP、胆/胰管镜、光动力、射频)。ERCP的并发症不可能不发生,水平再高也不能%,我国ERCP并发症的发生率是7.92%。
2、ERCP+EST治疗胆管结石最佳适应证是胆总管结石小于1cm,与外科手术疗效相当,成为首选治疗方法。
3、ERCP+乳头气囊扩张术适用于年轻患者胆管结石小于1cm,优点是保留Oddi括约肌的功能。
4、针状刀切开取石适用于乳头部嵌顿胆石并发急性胆管炎的治疗。
5、医院年至年对中晚期胆胰癌开展内镜下胆管梗阻减*引流余例次,对肝门部胆道梗阻采用双支架、多支架引流;对胆管合并胰管梗采用双支架联合引流,对ERCP失败者内镜与PTCD联合操作,成功率98.5%,减*率95%,并发症率2.2%,取代PTCD。在国际上首创放射性粒子支架植入新技术,实现引流胆汁+瘤体放疗双重效果,治疗胰腺癌余例,中位生存期延长到14月,减*有效率大于95%,显著提高了中晚期胰腺癌生存期和生活质量。
6、医院《Lancet》研究提供最新证据,术前常规吲哚美辛纳肛显著降低ERCP术后胰腺炎。
7、最想说的话:祝愿国内外的ERCP前辈们健康长寿!请求我国ERCP的中坚办量保护好身体!希望我国青年一代茁状成长,尽早成才!
十、中国巴雷特食管及其腺癌诊治规范——首都医科医院执行院长,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会张澍田主委。
1、对于早期食管腺癌的筛查是治愈食管腺癌和提高食管腺癌患者生存率的关键所在,而对于巴雷特食管的筛查,诊治是食管腺癌预防的关键所在。
2、定义:内镜下可见食管鳞状上皮与胃柱状上皮的交界线(齿状线,Z线,SCJ)相对于胃食管结合部(GEJ)上移≥1cm。病理证实食管下段的正常复层磷状上皮被化生的柱状上破所取代,其化生可为胃底上皮样化生,贲门上皮样化生及特殊肠型化生(SIM),其中伴有肠上皮化生的巴雷特食管发生癌变风险更高。
3、据研究发现:80%的食管腺癌发生在巴雷特食管基础上,称为巴雷特食管腺癌。巴雷特食管腺癌的癌前病变是指可以发展为癌的一种病理变化,主要指巴雷特食管粘膜从无瘤变到低级别上皮内瘤变,到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最后到食管腺癌。
4、巴雷特食管的危险因素包括:50岁以上;男性;巴雷特食管家族史;长期胃食管反流症状>5年;重度吸烟史;肥胖(体重指数>25或腹型肥胖)。巴雷特食管腺癌的危险因素包括:50岁以上;逐渐增加的巴雷特食管的长度;向心性肥胖;重度吸烟史;无使用PPI;无使用NSAID药物以及他汀类药物。
5、为了明确有无肠化及上皮内瘤变,对于圆周形病变建议纵向每间隔2cm的四壁分别活检1块,舌型病变每2cm最少1块,对于巴雷特食管但缺少肠上皮化生者3-5年内再次给予以内镜检查并活检。
6、治疗:调整生活方式,药物治疗:质子泵抑制剂(PPI),促胃肠动力药等。
7、随访:建议用高分辨率内镜监测;对于BE<3cm,不伴有肠上皮化生或异型增生者,经重复4个象限内镜下粘膜活检证实没有肠上皮化生,建议退出监测;BE<3cm伴有肠上皮化生者,建议每3-5年行1次内镜检查;对于≥3cmBE患者,建议每2-3年行1次内镜检查。
十一、大肠早期癌筛查技巧和新型放大内镜的临床诊断——佐野宁教授(日本)。
肠镜操作的姿势与弹吉他的动作相似。奥巴CF-H可以放大到倍,用结晶紫和亚甲蓝做染色,染色时间太约1分钟,未来一条内镜可以做白光-NBI-放大、做分子检测取代活检,这是分子内镜的魅力。
十二、新型超声内镜(富士su-)应用体会——金震东教授。
一般的超声设备以m/sec的声速来构筑图像的。穿刺引导线对初学者很有价值,只要目标位于穿刺引导线范围内,穿刺路径上没有血管,进行EUS-FNA就安全,准确。优质的穿刺超声镜是未来发展的方向。
十三、前瞻性队列与消化道肿瘤——邬堂春教授。
十四、currentapproachtosubmucosalesophagealcancer(食管粘膜下肿瘤诊疗进展)——KennethK.Wang(美国).
十五、急性胰腺炎早期干预管理与实践——河医大二院消化科白文元教授。
1、急性胰腺炎(AP)是全球性常见消化病,总体死亡率约5%,最常的病因是胆石症和酒精,占80%,其他少见的原因包括:药物、胰腺囊实性肿瘤以及高甘油三酯血症。我国胆源性胰腺炎占54.4%,特发性胰腺炎占19.7%,高脂血症性胰腺炎占12.6%,酒精性胰腺炎占8.0%,重症胰腺炎死亡率是15.6%。
2、急性胰炎有两个可重叠期:初期和后期。1)初期多发生在病程前两周,随后进入后期病程,可达数周甚到数月。2)初期阶段的处理决策能够影响疾病后续进程以及住院时间,如果处理得当,患者可能获得较快康复,也能减少医疗资源消耗;如果处理不当,将会给患者带来更多,更严重的风险和高昂费用。
3、AGA指南主要针对急性胰腺炎初期处理成为关重注点。初期主要工作:明确病因,预测评估严重程度,液体复苏,急诊ERCP(如有需要时)等处理,肠内营养、早期胆囊切除、饮酒干预也可以推迟一点完成。直到今天,针对急性胰腺炎并没有一种特效药,大多数处理措施都是支持治疗。现在指南强调的重点集中在三个方面:1)预测评估急性胰腺炎的严重程度,以便给予对应等级处理;2)给予支持治疗,包括静脉输液、肠内营养等;3)治疗潜在原发病或并发症,如急诊ERCP,早期胆囊切除,针对性使用抗生素,后期胰周液体积聚的处理等。
4、对于急性胰腺炎患者,AGA建议使用目标导向治疗来进行液体处理,使用生理盐水还是使用乳酸林格氏液AGA不作推荐。目标导向治疗是指通过特定的临床及实验室指标(如心率、平均动脉压、中心静脉压、尿量、血尿素氮浓度、红细胞压积)来调节静脉输液。专家组也发现过度输液治疗有害,可能使AP患者出现呼吸系统并发症和腹腔间隔室综合征。
5、对于急性胰炎患者,AGA建议不要使用羟乙基淀粉(HES),有两项研究表明使用HES后多器官衰竭发生率显著增加。
6、对于预测可能为重症或坏死性胰腺炎的患者,建议不要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7、对于无胆管炎表现的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建议不要常规采用急诊ERCP治疗。
8、对于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推荐能耐受的情况下早期经口进食(24h以内),而不是让患者禁食。维持肠内营养被认为有助于保护肠粘膜屏障以及减少菌群移位,降低发生感染性胰周坏死以及其他严重并发症的风险。对于无法经口进食的急性胰腺炎患者,AGA强烈推荐肠内营养而不是肠外营养。
9、对于预测可能为重症或坏死性胰腺炎,需要肠道置管营养支持的患者,建议使用鼻胃管或者鼻肠管。
10、对于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推荐在首次住院时就完成胆囊切除,而不是在出院后。
11、对于急性酒精性胰腺炎患者,强烈推荐入院期间进行简单的饮酒干预。
十六、大肠癌防控,内镜医师任重道远——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刘思德教授。
1、我国结直肠癌是需要重点防控的重大疾病。我国结直肠癌年增生速度为8%,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倍;年新发病例数37.63万,死亡病例数19.10万。我国结直肠癌发病年龄多在40-60岁,中位发病年龄比欧美的提前10年,高峰在50岁左右,30岁以下的结直肠癌也比欧美多见,发生转移的患者能存活5年以上的不足5%。
2、大肠癌防控最有效的手段是筛查。对风险人群直接进行结肠镜检查,人群量大时进行问卷调查+FOBT(便潜血检测),初筛阳性再行结肠镜检查。
3、肿瘤防控的国家战略目标:年,恶性肿瘤的5年生存率提升5%。结肠镜是大肠癌防控最关键环节。目前结肠镜医师严重不足,结肠镜质量亟待提升,有待突破性设备研发和技术进步。
十七、二代益生菌的时代已经到来——广东南方消化病研究所智发朝所长。
1、人体微生物群的作用和意义:1)人体=自身基因+Microbiome(微生物组)。2)人体微生物组复杂多样,是一个重要的“器官”,3)Microbiome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4)医学领域创新与革命的新机遇。
2、双歧杆菌:是从母乳喂养的婴儿粪便中发现的一种杆菌,未端常常分叉,随着年龄增生,双岐杆菌逐渐减少。
3、“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早就指出“一切疾病起源于肠道”,肠道微生物在人体内的作用:正常菌群是肠粘膜屏障的重要组成:1)可降低肠腔PH值,抑制致病菌(外籍菌)生长,防止外籍菌的粘附定植,与外籍菌争夺营养,产生抗菌物质抵御肠道潜在外籍菌。2)免疫调节作用(全身免疫、肠道局疗免疫调节)、合成维生素、降解食物残渣。肠道微生态失衡的病理作用:1)致病菌增多,分泌肠毒素使肠上皮通透性增高,2)致病菌分泌免疫抑制蛋白,导致粘膜免疫失调,3)增多的致病菌直接侵袭,损伤肠上皮细胞,破坏肠粘膜屏障,4)产丁酸菌等数量下降,影响肠道上皮细胞的能量来源。可见正常的肠道微生态在机体生理、代谢、营养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肠道菌群失调会导致一系列慢性病,如IBD、癌症、糖尿病等。
4、益生菌是宿主服用一定剂量后能产生健康效益的活的微生物。微生态疗法有效改善疾病:粪菌移植治疗难辨梭菌感染,微生物三甲基氨合成的靶向分抑制动脉粥样硬化,脆弱拟杆菌治疗焦虑症,不同的特异共生菌治疗癌症,工程化的大肠杆菌治疗肥胖,出生早期益生菌补充胰岛自身免疫。
5、特定菌群降低免疫疗法毒性作用或增强疗效。工程菌靶向治疗疾病:伤寒沙门氏菌治疗肝转移癌,大肠杆菌治疗高氨血症,乳酸乳球菌治疗炎性肠病。
6、99%肠道微生物主要由4种菌门组成:1)放射菌门:双歧杆菌,2)厚壁菌门:乳杆菌、梭菌、肠球菌,3)变形菌门:肠杆菌,4)拟杆菌门:?
7、一代益生菌的特点:来源于有限的种属(如双歧菌属、乳酸菌属),有很长的使用历史,主要作为食品或膳食补充剂,在开发的源头并没有严格按照药物开发进行。
8、二代益生菌(活体生物药):随着二代测序技术突飞猛进,人体微生物面纱逐步揭开,从益生菌到活体生物治疗药物,二代益生菌(NGPs)将崭露头角。
9、活体生物药物(LBPs),FDA定义为具有如下物征的一种生物活性产品:1)含有活的生物体,如细菌,2)用于预防、治疗人类疾病或适应症,3)非疫苗。
10、目前世界上最有希望的首个NGPs/LBPs——脆弱拟杆菌。有研究表明无毒脆弱拟杆菌中的菌体成分多聚糖(PSA)可以调节机体T细胞缺乏和TH1/TH2比例的平衡,从而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有望成为治疗IBD等疾病的新型药物。
子敬(医院潘新智)-07-15至08-01日理整,此次学习给子敬很深的印象是:汇聚了肿瘤发生与干预、中国巴雷特食管及其腺癌诊治规范、急性胰腺炎早期干预管理、大肠癌防控、二代益生菌等数个最新指南及共识,具有较高的权威性和学习参考价值。
语音摘录内容不全,谨供各位同仁参考。语音摘录内容可能存在不正确的地方,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谢谢!
声明:以上为子敬(医院潘新智)个人学习笔记,如有错记、漏记、记录不完整等情况,纯属于本人问题,与授课老师无关。
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