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总管狭窄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护士基础测试题护资倒计时36天 [复制链接]

1#
中科白癜风医院让天下无白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7637330.html

护资倒计时:36天

1、与消化性溃疡发生关系密切的细菌是

A、链球菌B、霍乱弧菌C、幽门螺杆菌D、痢疾杆菌E、大肠埃希菌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C解析:幽门螺杆菌感染是引起消化性溃疡的重要病因,在幽门螺杆菌黏附的上皮细胞可见微绒毛减少,细胞间连接丧失,细胞肿胀,表面不规则,细胞内黏液颗粒耗竭,空泡样变,细菌与细胞间形成黏着蒂和浅杯样结构(C对);链球菌主要有化脓性球菌、草绿色链球菌、肺炎链球菌等,主要引起的疾病有化脓性炎症、毒素性疾病等(A错);霍乱弧菌是人类霍乱的病原体,是革兰氏阴性菌,是烈性传染病之一(B错);痢疾杆菌是革兰氏阴性菌,是人类细菌性痢疾最为常见的病原菌(D错);大肠埃希菌俗称大肠杆菌,致病物质之一是血浆凝固酶,主要引起小儿腹泻等(E错)。

2、患者,男,55岁。肛门常有瘙痒不适,少量便血。护士指导其温水坐浴的水温是

A、32~35℃B、37~39℃C、43~46℃D、45~49℃E、50~56℃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C解析:指导病人用1:高锰酸钾溶液ml坐浴,温度为43~46℃,每日2~3次,每次20~30分钟。故选C。

3、空腹时大肠最常见的运动形式是

A、集团蠕动B、分节运动C、紧张性收缩D、袋状往返运动E、多袋推进运动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D解析:大肠的运动形式有袋状往返运动、分节运动、多袋往返运动和集团蠕动四种。这些运动的主要作用是对结肠内容物进行搅拌和缓慢地搓揉或将肠内容物向肛门方向推进,这些运动的频率,根据人体生理情况而不同。袋状往返运动由环行肌无规律地收缩所引起,它使结肠袋中的内容物向两个方向做短距离的位移,但并不向前推进。空腹时袋状往返运动最常见(D对)。集团蠕动是大肠的纵行肌和环形肌协调的连续性收缩,使大肠形成一些稳定向前的肠壁收缩波,不断将粪便推向前进(A错)。而餐后或交感神经兴奋时,则是分节运动、多袋推进运动、集团蠕动的频率增加。分节运动通过结肠的运动,将一个结肠袋的内容物推移到下一段结肠中,并继续向更远部位推进(B错)。紧张性收缩是消化道平滑肌共有的运动形式(C错)。多袋推进运动是邻近的几段结肠同时收缩,将肠内容物推移到下一段肠腔内(E错)。

4、下列关于T形管引流的作用错误的是

A、促使炎症消退B、防止胆汁性腹膜炎C、防止狭窄、梗阻等并发症D、减少胆汁分泌E、减轻胆总管缝合处张力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D解析:T形引流管的作用可以通过引流胆汁支撑胆道来促使炎症消退(A对);引流胆汁可以防止胆汁外漏造成胆汁性腹膜炎(B对);T形引流管可以支撑胆道,防止狭窄、梗阻等并发症(C对);减轻胆总管缝合处张力(E对)。但T形管不能减少胆汁的分泌(D错,D为本题正确答案)。

5、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最主要的原因是

A、缺乏维生素KB、急性胃黏膜糜烂C、血小板减少D、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E、反流性食管炎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D解析:肝硬化常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由于食管下段或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引起突然大量的呕血和黑便,常导致出血性休克或诱发肝性脑病(D对)。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包括:①缺乏维生素K会导致凝血机制障碍疾病等(A错);②胃十二指肠疾病:临床最常见的病因是消化性溃疡,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由于常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嗜酒引起的急性胃黏膜损害、促胃液素瘤等(B错);③白血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友病等也是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C错);④食管、空肠疾病:可见食管炎(反流性食管炎、食管憩室炎)、食管癌、食管损伤等(E错)。

6、患儿7个月,腹泻,排*绿色稀水样便2天,每日4-5次,精神状态好。为预防脱水给口服补液盐(ORS),其张力是

A、1/5张B、1/4张C、1/3张D、1/2张E、2/3张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D解析:ORS液由氯化钠2.6g,枸橼酸钠2.9g,碳酸氢钠2.5g,氯化钾1.5g,葡萄糖13.5g加水至ml配置而成。此口服液是1/2张溶液,钾浓度为0.15%。适用于能口服的轻、中度脱水患儿(D对)。

7、引流14天以上才能拔除的引流管

A、闭式胸膜腔引流管B、耻骨上膀胱造口管C、肾盂引流管D、胆道“T”形引流管E、腹腔引流管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D解析:胆道“T”形引流管一般术后14天后才能拔除,拔管指征为:1)全身情况好,无腹痛、发热、*疸,胆汁颜色正常,无残余结石,絮状物并且胆汁量逐渐减少;2)夹管无不良反应;3)行胆道逆行造影证实胆道下段通畅(D对);闭式胸膜腔引流管术后24~48小时可拔管,拔管指征是引流无气、液体排出,胸透肺已完全扩张,听诊呼吸音清晰(A错);耻骨上膀胱造口管7~14天试夹造口管,令病人排尿,如排尿通畅,即可拔除造口管(B错);肾盂引流管一般在术后5~7天拔除,拔除指征为24小时引流量小于50ml(C错);腹腔引流管放置3~5天,安全引流则放至7~9天后拔除(E错)。

8、“T”形管拔除后观察大便、*疸情况外,应注意

A、血压、脉搏B、神志C、有无恶心、呕吐D、有无腹痛、发热E、尿量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D解析:T形管拔除后病人若再次出现*疸、腹痛、发热等,提示胆总管可能未恢复通畅,出现了胆汁外漏及腹膜炎,因此,T管拔除后还应密切观察患者有无腹痛、发热、*疸等(D对)。

9、患者,女,42岁。诊断为急性胰腺炎,经治疗后腹痛、呕吐基本消失,开始进食时应给予

A、普食B、低脂、低蛋白流质饮食C、高脂、高蛋白流质饮食D、高脂、低蛋白流质饮食E、低脂、高蛋白饮食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B解析:急性胰腺炎患者腹痛缓解后,应先从少量低脂、低糖、低蛋白流质饮食开始逐渐过渡到正常饮食,应避免刺激强、产气多、高脂肪和高蛋白饮食(B对)。

10、女,40岁。胆道手术后,T管引流2周,拔管前先试行夹管1~2天,夹管期间应注意观察的内容是

A、饮食、睡眠B、腹痛、发热、*疸C、大便的颜色D、引流口有无渗液E、神志、血压和脉搏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B解析:拔管前1~2天全日夹管,如无腹胀、腹痛、发热及*疸等症状,说明胆总管通畅,可予拔管。拔管试验中应密切观察病人是否出现腹痛、发热、*疸,以判断胆总管是否恢复通畅(B对)。

来源:雪狐狸学护理

编辑:陈永强

校审:许佳佳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2#

点击图片或扫描
  第三节围术期管理
  一、术前评估及术前准备
  1.术前评估
  (1)收集病史,包括现病史、既往病史、手术史、用药及过敏史、家族史等。
  (2)完善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及特殊检查。
  (3)充分了解患儿病情,进行全面评估,制订适合的、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手术时机的选择:择期手术若患儿存在呼吸道感染、发热、贫血、严重心肺功能不全、严重内环境紊乱等情况,应积极调整后再安排手术;急诊手术也应尽量在不延误手术时机的前提下,调整患儿状态后再进行手术。
  2.术前准备
  (1)术前禁饮食:我国麻醉前禁食指南、美国麻醉学会、美国麻醉医师学会制定建议的禁食时间均为:清液体——2小时;母乳——小时;牛奶、奶粉——6小时;固体——8小时。急诊手术患儿,按饱胃患儿处理。需延长禁食时间的患儿有:严重创伤患儿、消化道梗阻患儿、肥胖患儿、困难气道患儿、颅脑损伤、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患儿等。
  (2)术前用药及停药:儿童是否给予术前用药有较多争议,传统观念认为,术前用药有可缓解小儿的焦虑情绪、易于进行麻醉诱导等优点。但目前新的观点认为,术前用药有不良反应,且由于麻醉技术的进展,目前麻醉诱导快且较安全,术前用药反而可能增加麻醉的风险,并不推荐术前用药。抗凝药物、降压药、抗抑郁药、降糖药等,应根据患儿情况及药物的特性,在术前数天或手术当天停药。
  (3)心理准备:充分向家长交代病情,安抚患儿及家长的紧张情绪,必要时可给予患儿术前镇静药。
  ()其他特殊准备:如备皮、皮试、备血、预防感染、肠道准备、调整全身状况等。
  二、围术期液体管理
  小儿围术期液体治疗的目的在于提供维持机体所需的液体、补充术前禁食和手术野的损失量,维持电解质、血容量、器官灌注和组织氧合正常。液体量和组成应适应患儿的状况、手术的类型及术后所期待患儿出现的状态。有研究表明,液体治疗能影响外科患者的预后。应针对患者制订个体化、合理的液体治疗方案,并反复评估,根据不同的治疗目的、疾病状态及阶段不断调整。

扫描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