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总管狭窄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文献速递第期实体肿瘤肝转移的局 [复制链接]

1#

大家早安,今天继续分享结直肠癌肝转移局部消融的信息,这篇文章发表于年,在这些年了,局部消融尤其是微波消融又取得了一些新的进展,临床结果可能更超过本文的描述,但我们依然可以作为参考。

实体肿瘤肝转移的局部消融:技术和治疗效果

摘要

背景:

近年来,来自实体瘤(例如结肠癌,乳腺癌,神经内分泌肿瘤和肉瘤)的肝转移的治疗选择已经扩大,现在包括非手术切除的方法。

方法:

本文回顾了关于肝转移的治疗文献的技术、围手术期和长期治疗结果,特别是与肝转移的局部消融技术有关的内容。

结果:

消融方式已成为不适合手术切除的患者的治疗选择。单独使用这些技术或与其他肝脏局部治疗(通常是全身治疗)联合使用,可以延长肝转移患者的生存率,并且有时可以达到与手术切除几乎相同的无病生存率。

结论:

虽然手术切除仍然是肝转移的最佳治疗手段,但局部消融,包括微波消融和射频消融,可以在适当选择的患者中提供类似的长期局部控制率。

外科切除术,有时是分阶段的或重复的切除术,对于肝转移性疾病仍然是治疗的*金标准,提供了最好的无病生存率(DFS)和总生存率(OS)。然而,患者或肿瘤因素可能无法进行外科切除。对于这些患者来说,肝局部消融也已成为外科切除术的一个重要且经常有效的替代方法,常常比单纯化疗或姑息治疗更能提高生存率。

并发症

大多数与射频消融和微波消融相关的并发症都与热损伤有关。在没有联合肝切除的情况下,消融后围手术期死亡的风险很低,范围从0.1%-0.5%。主要并发症发生率从2.8%-9.5%不等,这些类型的并发症都与热损伤有关。更常见于外科术中消融和肝硬化患者。最常见的早期并发症包括有症状的积液、出血、肝周/肝脓肿、胆汁瘤、肝功能不全(几乎只发生于肝硬化患者)、门静脉血栓和血胸/气胸。对邻近结构(最常见的是胃)的热损伤也有报道,但这种并发症很少见,通常可以通过仔细的病人选择和细致的技术来避免。晚期手术相关并发症很少(≤2.4%),但可以是严重的。此类并发症包括肝脓肿、胆汁瘤、胆道瘘、胆管狭窄、动静脉瘘、肝脓肿、膈疝、胃穿孔和顽固性疼痛。

穿刺入路

经皮穿刺入路是创伤最小的,可能更适合肝实质深部病灶较小的患者或不适合手术切除或术中消融的患者。已经提出灌注腹膜内液体以产生人造腹水作为保护相邻结构的手段并且可能允许更多的患者选择用于经皮消融。使用开放式或腹腔镜外科手术方法更适合于肝脏外周病灶或门静脉/肝静脉附近的病灶,在后一组中,通过血管临时阻断方法,可以帮助临床医生达到更高的消融温度。

与外科手术比较

马尔可夫决策分析将肝切除与经皮或腹腔镜RFA进行比较,并预测平均质量调整后的预期生存期为5.67±0.71年,肝切除术后5年生存率为38.2%,RFA的调整后的预期生存期为3.61±0.49年,5年生存率为27.2%。但是,该研究还报告了一项单一机构,前瞻性数据库,该患者使用腹腔镜RFA治疗可切除的肿瘤,并预测RFA的平均质量调整预期生存期为5.72±0.5岁,超过肝脏切除术。

当对RFA术后结果的分析仅限于大小不超过3cm的肿瘤时,局部复发率(中位随访时间,4.7年)为每个病变2.9%,优于切除组中每个病变6.0%的局部复发率。

一项小型,前瞻性随机试验比较了微波消融和切除对于可切除的结直肠肝转移治疗结果。研究人员报告了2种疗法之间的1年,2年和3年存活率相当,而微波消融术中失血失学显著减少。

基于这些结果,RFA和微波消融是较小结肠肝转移病灶肝切除术的合理替代方案,对于肝切除术并发症发生率或死亡率高于平均水平的患者尤其如此。

结直肠癌肝转移瘤

射频消融术

RFA治疗结直肠肝转移瘤长期预后的前瞻性数据有限。Evrard等进行的一项多中心,单臂,非随机2期试验,评估RFA联合外科切除或不切除治疗不可切除的肝转移灶的有效性,在中位随访时间为2.9年后,研究人员观察到3年无事件生存率为10%,5年OS率为43%。Ruers等进行了2期试验并报告了,RFA联合化疗对于不可切除的结直肠肝转移刘的患者,OS率为45.3个月。回顾性研究报告,3年OS率32%-84%,5年OS率从17.9%-49%,3年DFS率从0%-6%,5年DFS率从0%-69.7%不等。

Gillams等人的一份报告主张对不能切除的结肠直肠肝转移病灶进行热消融治疗(主要是RFA),并指出最佳结果发生在尺寸小于3cm的肿瘤中,距离胆管或大血管1cm以上,消融边界大于1cm。

微波消融

一项比较微波消融和肝切除治疗可切除的结直肠肝转移的随机试验发现,用微波消融治疗的研究患者的1年,2年和3年OS率分别为71%,57%和14%,平均存活时间为27个月,存活率与肝切除组相当。一项回顾性研究评估了微波消融术后的长期预后,包括单独使用微波消融术及结合切除术治疗的患者,其中48.3%的患者还接受了肝动脉灌注化疗。该研究报告了那些患有结直肠肝转移的患者4年OS率为58.3%。研究人员还指出,对于直径大于3cm的病灶以及靠近大血管或在包膜下的病灶,局部复发率较高。

超声引导微波消融的早期经验报道,临床成功消融率为%;然而,在治疗的转移瘤中观察到9.6%的局部肿瘤进展。

非结直肠癌肝转移瘤

RFA还被用于治疗非结直肠癌肝转移瘤,特别是那些主要血液供应没有来自肝动脉的肝转移瘤,主要由肝动脉供应的那些优先用TACE治疗。Ta??i等对腹腔镜RFA治疗的乳腺癌肝转移患者进行了一项回顾性研究,报告诊断为肝转移后中位OS率为47个月,5年生存率为29%。Pawlik等报道了RFA联合或者不联合切除肉瘤肝转移后的结果,观察到1年,3年和5年的OS率分别为91.2%,65.4%和27.1%。一项关于动脉灌注化疗联合RFA治疗胃腺癌肝转移的前瞻性研究发现,中位生存率为16.5个月。

鉴于这些研究数据,在仔细选择的非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中,局部消融具有潜在的作用和生存获益。

结论

用于消融治疗肝转移的消融的技术和技巧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不断发展,现在已经包括热消融方法,如射频消融和微波消融,以及诸如不可逆电穿孔的非热消融方法。虽然它通常与全身治疗或其他肝脏局部治疗一起联用,但消融可为肝脏转移瘤患者提供生存获益。对于不位于胆道或血管附近的小病灶尤其如此。

作为多模式治疗的一部分,进一步增强消融效果和研究新的消融方法和技术可以帮助患者实现接近手术切除的存活率。

原文:

WongJ,CooperA.LocalAblationforSolidTumorLiverMetastasesechniquesandTreatmentEfficacy.CancerControlJMoffittCancerCent.Jan;23(1):30–5.

译者述评:

局部热消融可以为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提供生存获益,可以达到与外科切除几乎一致的存活率。

RFA更适用于不超过3cm,距离胆管或者大血管1cm以上的病灶,目前MWA的进展可以超过这个限制。

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医院介入科靳勇编译)

译者简介:

靳勇

国务院*府特殊津贴专家、医院介入科主任、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介入治疗委员会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肺癌微创综合治疗委员会常委、科技部创新产业联盟肺癌消融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江苏省抗癌协会肿瘤介入治疗委员会常委、江苏省介入医学会委员兼妇幼介入学组副组长、江苏省妇幼学会妇产介入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苏州市介入医学会副主任委员。曾荣获苏州大学优秀共产*员、苏州市卫生系统优秀共产*员及青年文明标兵、苏州市医德医风标兵、苏大附二院“十佳”医生等称号。

专业特长:

1.肝硬化消化道大出血、顽固性腹水、门静脉血栓的介入治疗

2.肝癌、肺癌、肝血管瘤等良恶性实体肿瘤的介入微创治疗

3.食道、胃肠道、呼吸道狭窄及胆道梗阻的介入微创支架治疗

4.出血及血栓栓塞性疾病的介入微创治疗

5.子宫腺肌症、子宫肌瘤、盆腔瘀血综合征的介入治疗

6.痔疮的介入微创治疗

7.创伤性淋巴瘘的介入治疗

门诊时间:周二上午周四上午

读书、健康、微创介入治疗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