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总管狭窄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消化内镜高频电技术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治疗的好吗 http://baidianfeng.39.net/qzzt/bdfnzhm/
消化内镜治疗离不开高频电技术,从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到衍生的隧道技术和复杂的NOTES手术,高频电技术贯穿始终。虽然消化内镜医师对高频电技术并不陌生,但在手术过程中也可能发生高频电相关的手术并发症,年7月,《中华消化内镜杂志》发布了《消化内镜高频电技术临床应用专家共识》。共识中涉及爱尔博相关技术,本文以此为基础,分享消化内镜高频电技术的临床应用。01基础技术部分高频电技术是指由高频电源设备产生高频电流,高频电流通过电刀对人体组织产生热效应,不同的热效应对组织起到不同的效果。当输出为正弦波时为电切效应,即高频电流在接触部位瞬间产生大量热量,使细胞破裂、汽化,表现为组织分离;而输出为非正弦波时产生凝固效应,即高频电流在接触部位瞬间产生的热量较少,局部温度相对较低,使细胞失水干燥、蛋白质变性,表现为组织凝固。02高频电在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中的应用在ERCP术中进行EST时,与纯电切模式相比,采用混合模式可以减少术中出血风险及拉链式切开的发生率。Endocut模式与Blended模式均属于混合模式电流,两者的临床效果相当;发生术后胰腺炎的风险相似;但Endocut模式可以减少拉链式切开发生率及术中出血发生率。03高频电在内镜超声中的应用

目前对于超声内镜引流的高频电使用缺乏高质量临床研究,综合专家建议:

①由于超声内镜引导下引流在进行切开过程中较少考虑穿孔风险,而术中可因出血导致引流失败,因此极少用单纯电切,更多采用混合模式,电凝的强度以不形成明显焦痂为宜;

②按10Fr电切环说明书所推荐的80-W功率可以保证切开效率,但是当切开刀直径减小时(6F约为10Fr的40%,8.5Fr约为10Fr的70%),功率应该相应减低;

③Endocut电切模式中带电凝成分,引起出血风险较小,其中EndocutI模式适用于针状电切刀头的切开,EndocutQ模式适用于电切环的切开。

04高频电在胃肠道病变内镜治疗中的应用热圈套器切除术:Endocut模式可根据组织不同的阻抗输出不同的功率,在使用热圈套器时可考虑使用EndocutQ模式,效果3。氩等离子凝固术(APC):有学者提出可使用氩气刀联合黏膜下注射,隔离黏膜肌层与固有肌层从而保护肠壁完整。APC在胃肠息肉的治疗中可作为辅助手段,有效地减少高频电切术后残余。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推荐意见:内镜下息肉切除术应根据息肉的大小、形态、部位等综合判断,选择最佳的切除方式。

HSP与EMR中应避免使用纯电切电流,推荐使用混合模式,如EndocutQ模式。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推荐意见:可考虑在ESD中使用以下高频电参数,并根据应用后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ESD标记采用强凝,效果2,25-30W。黏膜切开采用EndocutQ3-2-4。黏膜下分离采用EndocutQ3-2-4或者Drycut,效果2-4,60-80W;或者快速电凝,效果2,40-50w。肌层采用EndocutQ3-2-4。创面处理采用强力APC,1.0-1.8L/min,30W;或者止血钳,参数同血管处理。对于易形成狭窄的部位如食管、远端结直肠应尽量减少电凝的使用。对于十二指肠、直肠、右半结肠等消化道管壁较薄的部位,可适当降低功率及效果参数。对于小血管止血选用强凝模式(强凝,效果2-3,40-60W);对于较粗血管可使用止血钳夹住血管后轻柔后撤,选用软凝模式(止血钳,软凝,效果3-5,80-W);对于较粗血管如不选用止血钳,可用低高频功率强凝(强凝,效果1,10W)预凝止血后,再选择强凝(强凝,效果3,40-60W)切割血管。05参考文献柏愚,杨帆,刘翠,等.消化内镜高频电技术临床应用专家共识(,上海)[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37(7):-.

◆◆◆◆◆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