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内镜中心陈巍峰主任
在医院内镜医院消化科联合主办的首届消化内镜高峰论坛上,陈巍峰主任以“ERCP新进展和指南解读”为主题作了精彩演讲,主要从ERCP术后胰腺炎的预防、ERCP适应症的时机、困难胆道插管、ERCP失败后治疗方案等几个方面为我们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陈主任为我们介绍了ERCP术后胰腺炎的预防,通过发表在Gastroenterology、Gut及其他杂志上的几篇高质量的临床研究,总结得出术前常规应用吲哚美辛可以降低胰腺炎的发生率,术中应用意义不大,且该应用对于高风险病人疗效更为明显。
对于ERCP的治疗时机,陈主任通过大量的文献阅读及整合,陈述肝硬化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与总体的普通人群相似,但在ChildB级和C级的患者中不良事件的风险更大。关于外科手术后ERCP治疗,第二次术后,内镜找到乳头的成功率是%,插管成功率是95%。已行十二指肠切除的患者,内镜找到十二指肠乳头的成功是97.5%,ERCP的成功率是75-90%。总体来说,ERCP的成功率依旧较高。紧接着陈主任分享了两篇文献,一篇是对于急性胆管炎的不良预后的因素的研究文献,认为急性胆管炎患者的白细胞计数和总胆红素水平是胆管炎不良预后的一个独立的预测因素。另一篇是关于恶性胆道梗阻方面的研究,认为对于胰腺癌导致远端胆道梗阻的患者,ERCP并发症的发生率和住院时间明显少于PTCD。
陈主任就困难插管的方法,分了两个方面进行了阐述:一是预切开法,陈主任以文献佐证困难的导管插管,早期预切开可以有效降低胰腺炎的发生率。而对于术后有高风险胰腺炎的胆总管结石的患者,早期进行砧刀引流开放手术应为首选方法。此外,还可以用双导丝法进行困难的导管插管,虽说文献报道双导丝法可能增加胰腺炎的风险且未增加插管成功率,但陈主任指出在临床上对困难导管插管采用双导丝法的确可以增加插管的成功率,且未发现胰腺炎发生率的增加。
针对ERCP治疗失败后的补救方案,陈主任先简单介绍了各种超声引导下治疗胆管炎的方法,后以文献为据告知我们,胆总管下段的梗阻,可以通过超声引导胆囊引流进行治疗。且在ERCP经胰管插管失败后,EUS引导的胰管引流相较于外科手术亦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案。陈主任还跟我们分享了一例特殊病例,乳头插管失败后经EUS引导下穿刺,在胰管里注射亚甲蓝可以帮助ERCP医生判断胰管的开口方向,有助于提高插管的成功率。
接下来陈主医院所做的一个历时18年,共56例肝移植术后胆总管狭窄治疗的回顾性的研究。提出了继狭窄扩张之后,尽可能置入多根塑料支架这一治疗方案,每半年更换一次,可在1~2年左右缓解狭窄。还有肝移植术后胆总管横断的前瞻性的研究,分别通过PTCD和ERCP置入磁极以进行胆总管的再通手术。若遇到胆道金属支架置入后再堵塞,陈主任建议可通过腹膜金属支架再置入、射频消融、口服阿司匹林等几种治疗方案来降低支架的再堵塞率,延长通畅期。
最后,陈主任介绍了ERCP在中国发展的简况:ERCP开展的医疗机构数及从业人数逐渐升高,女性从业者比例逐渐上升,从业年龄渐趋年轻化,主力*的也由高年资医生逐渐转便至中年资医生。
供稿
杨佳佳
专家简介
陈巍峰
医院
内镜中心副主任医师、博士
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分会青年委员
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分会内镜外科学组秘书
上海市医学会消化内镜分会ERCP学组委员
上海中西医结合学会ERCP学组副组长
海峡两岸医学协会消化专委会青年委员
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消化内镜创新发展分会理事
《胃肠病和肝病学杂志》特约编委
-THEEND-
不一样的消化科
编辑/叶峰
往期回顾
钟芸诗主任:结直肠早癌的内镜治疗新进展
消化客
张国新教授:OverStitch的临床应用
消化客
张轶群主任:超声内镜新进展
消化客
徐美东教授:咽部浅表癌的内镜下诊治
消化客
左秀丽教授:共聚焦显微内镜在消化疾病领域的应用
消化客
王咏红教授:人工智能与医疗变革
消化客
首届医院内镜中心--医院消化科内镜高峰论坛
消化客
我的炼“镜”之路:给胃镜初学者的建议
本文由消化客根据会议内容整理概括,仅供内部学习交流之用,因水平有限难免有出入和错误,与授课专家无关。点击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