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门部胆管癌
肝门部胆管癌(Perihilarcholangiocarcinoma,PHC),亦称高位胆管癌、近端胆管癌或Klatskin肿瘤,是指发生于胆囊管开口以上的肝总管和左右肝管的胆道粘膜上皮癌。
目前,国内外最新的肝门部胆管癌的临床指南均指出,联合肝脏切除(包括半肝或扩大半肝切除)是其标准手术方式之一,主要是建立在肝门部胆管癌纵向区域性复发的生物学行为基础之上。而最近在中国贵阳召开的第十七届全国胆道外科大会上,我国著名肝胆外科专家陈孝平院士的题为“肝门部胆管癌肝切除范围和胆道重建问题”的报告可谓超越临床指南。
陈院士认为
国外专家主张联合大范围或者扩大的肝切除最大的优势在于方便切除术后明显显露主要肝管,从而利于胆肠吻合。陈院士团队对90例肝门部胆管癌手术标本进行病理研究发现:肝门部胆管癌沿胆管纵向浸润的范围0.9cm(2~8mm)、向外浸润肝组织≤0.6cm,而肝门部胆管癌的发生一般局限于肝总管、左右肝管交界处及左右肝管主干,肿瘤大小通常在2~3cm之间,因此没必要行联合大范围的肝切除。
陈院士团队
陈院士团队提出了一种肝门部胆管癌联合小范围肝脏切除的手术方式minorhepatectomy,该术式联合肝脏切除范围≤3个肝段,而困难在于切肝和胆道重建技术,因为更小范围的肝切后肝脏创面上的将出现更多、更细的分支胆管开口,进行胆肠吻合的难度将增加。
该术主要手术步骤如下:
1、切除IVb和V段肝脏,可以暴露门静脉;
2、空肠肠襻后壁浆肌层与门静脉前壁连续缝合(等于将空肠固定),图①;
3、打开空肠肠襻吻合口,将各个肝管开口后壁与空肠吻合口后壁间断全层缝合,图②;
4、肝管前壁不予吻合,将空肠吻合口前壁直接缝合在残肝创面上(肝管开口层面之上),图③。
图①
图②
图③
这样的胆肠吻合术使多个肝管开口全部被包在了空肠肠腔之内,解决了胆肠吻合的难题同时门静脉与空肠后壁的吻合对胆肠吻合起到了保护作用,有效地降低了胆漏发生率。
胆肠吻合术另一个常见和严重的并发症是胆管吻合口狭窄。陈院士团队对该术式实施动物实验发现,这种胆肠吻合方式(如图B)相比较传统的胆肠吻合方式(如图A)并未见明显的胆管吻合口处狭窄,前者的胆管上皮再生并覆盖在肝创面上。
最后,陈院士总结到,该术式在患者长期预后结局上与联合大范围肝切除没有差异,但是可以降低患者术后死亡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同时该术式解决了残肝创面多个胆管开口行胆肠吻合的难题,并降低了胆漏的发生率。
中华医学会胆道外科学组组长董家鸿教授点评:
陈孝平院士团队在总结国内外文献报道、深入研究肝门部胆管癌的病理,提出新的治疗理念,积极推荐新的胆道重建方式,值得临床中借鉴。
延伸阅读:
痛苦之吻----胰肠吻合系列(1)曾兆林六针法胰肠吻合
蒋彦永:中国医疗最大的问题是医生没有保险
罕见的下腔静脉变异你见过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