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第二届“上海市区域名医”揭晓,徐汇区三人获此殊荣。其中,医院曹*、医院李兴华获得第二届“上海市区域名医”称号,医院陆品相获得该奖项提名。
现在就跟着小编走近这三位
妙手神医~
曹*医院
个人简介请向上滑动阅览
曹*,医院介入肿瘤科主任,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上海市第十四届银蛇奖提名奖获得者,徐汇区学科带头人,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综合介入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微无创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市抗癌协会青年常务理事,上海医学会放射学会介入学组委员,上海市肿瘤微创治疗委员会委员等学术兼职。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综合介入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微无创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市抗癌协会青年常务理事,上海医学会放射学会介入学组委员,上海市肿瘤微创治疗委员会委员等学术兼职。曾于年在日本医院、年在美国克里夫兰医学中心做访问学者。
他是一名奋战在临床一线的医师,将自己对生命的敬畏、对医术的虔敬,对患者的同理心,连同自己的思考感悟,倾注于对患者的诊疗活动。在工作中始终精益求精,永攀高峰。不畏射线伤身,只求患者康复。医院后,果断将研究方向从外科改为新兴的介入放射学,成为一名无怨无悔的“铅衣人”,用先进的微创介入手段拯救更多的患者。初期曾因放射线照射出现易疲劳、记忆力下降等辐射损伤,硬是被他发挥“拼命三郎”精神给挺了过来。
他负责科室40张床位,立足岗位,廉洁行医,多次拒收病人红包,近20年来一直穿着十几公斤重的铅衣在X线下完成介入手术,累及介入手术近万例。临床主攻方向为“经皮放射下胃造瘘术”和“中晚期肿瘤并发症的介入治疗”,科室每年出院病人多人次,门诊近万人,连续7年被上海市介入质控中心评为优秀。以第一负责人主持上海市科委自然基金等课题3项,指导科内医生成功申请上海市卫计委青年课题2项及发表论文近10篇;指导凌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区青年人才申请区卫计委课题1项。科室在他的带领下于年成功创建“上海市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并年通过了复评审,规范了癌痛患者的治疗。近5年以第一作者共发表核心期刊论著30篇,其中SCI10篇,获国家专利6项,主编《常见恶性肿瘤并发症的介入治疗》(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4)。
年起,他运用“在DSA下行金属支架治疗胃、十二指肠恶性梗阻”,为无法手术的恶性肿瘤患者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手段,医院的空白,已治疗例,手术成功率达98.8%,中位生存期达9.3个月,论著发表在《介入放射学杂志》(),该项技术获年徐汇区卫生系统医疗技术重大突破奖,获-医院新技术新项目一等奖。
年开始,他将介入栓塞技术应用在中晚期肺癌及支气管扩张大咯血病人中,使中晚期肺癌及支气管扩张医院得到很好的抢救,医院的空白,已治疗例,有效率为80.6%。相关论著发表在《介入放射学杂志》《山东医药》()杂志上,并且该技术获年徐汇区光启医疗卫生技术提名奖。
年起,他运用“经皮放射下胃造瘘术治疗无法进食的头面部肿瘤患者”,给这些患者提供了肠内营养的机会,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延长了生存期,已治疗53例,手术成功率达%,中位生存期达8.3个月。相关论著发表在《介入放射学杂志》(.1)及Hepato-Gastroenterology(.3)杂志上,并获得年“林贵-刘子江优秀介入论文奖”三等奖。
年7月,他在国内首创用“经皮放射下胃造瘘术”应用在吞咽障碍的“渐冻人”(运动神经元病)身上,具有成功率高,死亡率低的特点,该技术给胃镜无法耐受及肺功能差“渐冻人”带来了福音,已治疗例,手术成功率达%,术后3月死亡率为0,已成功申请相关专利4项,相关论著发表在《介入放射学杂志》(.2)该项技术获得第29届上海市优秀发明选拔赛职工技术创新金奖。获得年“林贵-刘子江优秀介入论文奖”三等奖。
他主持通过了2项国家第三类医疗技术的准入(深部热疗、肿瘤射频治疗),目前已治疗例,对提高中晚期肿瘤的免疫功能起到很好的作用,该技术获得了医院新技术新项目二等奖。
在他的带领下,科里1名医生、护士入选徐汇区卫生系统青年人才培养计划。他多次担任上海或全国的介入放射学方面的学术大会的专家讲课或主持。连续3年(-年)成功举办了上海市继续医学教育项目(中晚期肿瘤及其并发症的介入治疗及新进展),、年承办了上海市放射学分会介入沙龙2次。
他在科室内贯彻落实以“五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