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白癜风需要多少钱 http://m.39.net/pf/a_4655741.html←李全朋 博士
副主任医师
南京医院消化医学中心科主任助理,大内科秘书
医院消化科主任(援疆)
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NOTES学组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内镜培训导师
江苏省医学会消化内镜专委会青年委员
江苏省医师协会微无创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
南京医学会消化内镜专业委员会秘书
擅长消化系统疾病及消化内镜诊疗,尤其是ERCP治疗肝胆胰疾病。第一(通讯)作者发表SCI文章8篇,中华及核心期刊文章3篇,参编人卫版教材一部。
响应国家号召,既做白衣使者,更做爱心使者
年3月30日,全国对口支援新疆工作会议在北京闭幕,会议传递出中央通过推进新一轮对口援疆工作加快新疆跨越式发展的信号,会议确定北京、天津、上海、广东、江苏、辽宁等19个省市承担对口支援新疆的任务。根据会议精神,19个援疆省区市将建立起人才、技术、管理、资金等全方位对援疆的有效机制,把保障和改善民生置于优先位置,着力帮助各族群众解决就业、教育、就医等基本民生问题,支持新疆特色优势产业发展。
新一轮对口援疆开启以来,一批批“白衣来客”从公里外的江苏省来到西部边陲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以下称克州)援疆支医。他们治病救人、传道授业、壮大学科,既做白衣使者,更做爱心使者,谱写了一曲曲动人的赞歌。今天小编为您讲述,南京医院消化医学中心的援疆医生李全朋博士大爱无疆、医者仁心的故事。
南医大二附院消化内镜孵医院揭牌
李全朋是我消化医学中心的博士,是科室的年轻骨干。看到援疆专业技术干部和人才中期轮换选派工作通知后,李全朋主动请缨要求援疆支医。并以出色的表现通过了选拔。李全朋告别了妻子和才两岁多的儿子,医院与科室的期待和重托,年7月17日,他作为江苏省第二批组团式援疆医疗队的一员,踏上了援疆征程,跟随江苏省“组团式”援疆第二批第二轮医疗队抵达了祖国的边陲——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
淳朴的面貌,和蔼的笑容,专注的眼神……这是李全朋留给大家的印象。有着一身过硬本领的他,进疆之前有这样一个心愿:把技术传给当地医生,提高当地医疗水平和整体素质,培养一支属于克州人民自己的医疗团队,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解决以前需要长途跋涉医院才能看好病,这才是对克州人民最有意义,最有分量,最有诚意的支援。
李全朋践行了自己的诺言。医院一年多来,他充分发挥技术特长,在消化科工作岗位上倾情付出,把心血用在“传帮带”“师带徒”以及推广新技术新项目上,毫无保留地把自己掌握的先进技术、科学的治疗方法传授给当地医务工作者。
他在江苏最先进的技术“移植”医院的过程中,也会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状况,比如有的医疗器械在当地采购不到,但是他有一个坚强的后盾——南医大二附院消化医学中心,中心主任缪林教授积极支持援疆工作,李全朋带的徒弟到二附院进修时,缪林教授也会全力培养,给他们多动手的机会。不仅在人力和资源上支持,缪林教授还在7月底,促成南京医院消化内镜孵医院揭牌,这也是践行“精准援疆”的又一举措,如今,大部分当地医生都能开展消化道疾病的内镜治疗了。
医院实际,李全朋充分调动消化科工作人员积极性,坚持围绕特殊病例、典型病例、疑难病例进行讨论,率先组织并坚持每周一次的多学科协作(MDT)讨论,讲授消化系统疾病新指南、新进展,提高了住院医生治疗思路和技术水平。
医院医生介绍,李全朋以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娴熟的专业技术为全科人员打开了工作视角,带领消化科团队填补了多项技术空白,医院消化科诊疗技术水平迈向一个新台阶。
新技术救了维族大哥一条命!
7月22日,李全朋刚到克州没几天,就遇到一个重症的患者,这位46岁的维吾尔族男性患者,患“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12年,7月22日当天突然出现医院治疗,经诊断为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原因很有可能是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入院后,患者还是反复呕血及黑便,2天的出血量大约在ml以上,情况十分危急。李全朋临危不惧,准备实行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套扎或硬化治疗,医院从未开展过这项技术,没有相关设备及材料。李全朋当机立断,决定对患者进行“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术”止血治疗。在与家属的充分沟通后,李全朋立即为患者行“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术”,术后患者无明显呕血及黑便,出血停止,为患者进一步诊疗赢得了时间。这也“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术”这一技医院得到应用。
小科普
三腔二囊管包括三腔管、胃气囊和食管气囊,胃气囊和食管气囊附在三腔管的一端,三腔管由一个截面是半圆的腔道和两个截面是四分之一圆的腔道构成,胃气囊导管和食管气囊导管分别装在四分之一圆腔道内,胃导管装在半圆腔道内,其外壁与半圆腔道的内壁密封配合,胃导管可在半圆腔道中活动。三腔二囊管型能有效降低吸入性肺炎及胃底或食管下段粘膜溃烂、坏死的发生率且护理方便、病人痛苦减轻。
在李全朋带领下,医院引入国内前沿技术,连续开展了ERCP术(包括消化道重建术后等复杂疑难ERCP),食管静脉曲张七连环套扎术,胃底静脉曲张组织胶注射治疗、消化道肿物ESD术,消化道良性狭窄扩张术及恶性狭窄金属支架植入术,肝脏穿刺活检术等一系列疑难重大手术,带动了科室在消化内镜技术方面的发展,填补了多项克州乃至南疆地区的技术空白。
ERCP技术惠及边疆 李全朋医生亚克西!
8月,医院消化科收住了一位全身皮肤及巩膜黄染伴高热的男性患者。患者已经68岁了,入院后持续高烧不退,精神萎靡,随时可能因严重感染导致感染性休克,危及生命。李博士为患者制定详细术前检查,完善MRCP(磁共振胰胆管成像)等必要检查,患者为胆总管中上段狭窄,诊断考虑胆管癌导致胆道梗阻,应尽早行ERCP+胆管支架引流术。
为了让患者和家属宽心,李全朋主任还详细介绍手术微创、安全系数较高、恢复时间快的优点,解除家属后顾之忧。考虑到患者年龄偏大,有严重肺部感染,肺功能极差,无法耐受麻醉,李全朋果断选择在局麻下手术治疗。手术中,他还手把手带教,手术历时约45分钟顺利完成,术后未再发热,皮肤黄染情况明显好转。手术当天8月22日正值古尔邦节,患者激动的竖起大拇指,对李全朋说:“援疆主任,亚克西!这是古尔邦节最好的礼物!”
小科普
ERCP(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技术,就是通过口腔将十二指肠镜插至十二指肠降部,经十二指肠乳头进入胆管、胰管进行造影及其它诊疗操作,是一项融诊断和治疗于一体的微创内镜介入技术,是诊断胰腺和胆道疾病的重要手段。该手术微创、安全、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
短短一年多时间,李全朋在医院带领消化科医护人员,开展了内镜下粘膜切除术(EMR)和粘膜剥离术(ESD)治疗早期消化道肿瘤及粘膜下肿瘤、急诊内镜治疗上消化道活动性出血、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等新技术,提高了当地消化内镜诊疗技术水平,为当地各族人民带去了福音。为我消化医学中心舍小家为大家的援疆专家李全朋主任点赞!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