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总管狭窄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靳勇教授谈肝癌的规范化TACE治疗 [复制链接]

1#
偏方制白癜风         http://baidianfeng.39.net/a_zzzl/130909/4253326.html
医院订阅哦!

随着肿瘤精准治疗时代的到来,肿瘤微创介入治疗凭借精准定位、安全方便、治疗时间短、疗效可靠等特点,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第五届中国肿瘤微创介入治疗北京论坛期间,《介入在线》就肝癌的TACE治疗采访了医院介入治疗科靳勇主任。

cTACE在我国应用的现状和背景

靳勇:应该说肝癌的治疗以前有多种方式,早期肝癌主要是切除、消融或者肝移植,到中期肝癌,也就是单个肿瘤大于5公分或者多发且没有血管侵犯的肝癌,最好的办法是做介入治疗,就是我们讲的TACE治疗。中国肝癌的治疗规范中,可能在早期的肝癌,比如2—3公分的小肝癌,不适合手术的,也可以做TACE治疗,大的肝癌,比《巴塞罗那指南》里面更晚一点的,有血管侵犯的肝癌也可以做TACE治疗的,所以TACE治疗涵盖了肝癌治疗的几乎全程。

cTACE是我们讲的ConventionalTACE,就是传统的TACE治疗。最近出现一些介入栓塞治疗肝癌的更多的方式,包括DEB-TACE,就是用载药微球去做的TACE;还包括有TARE(放疗栓塞)。在适应症上,cTACE和DEB-TACE之间可会有一些重叠,但是TARE有其他的适应症。

cTACE应该说是介入最传统的手段,是介入医生的看家本领。介入能够被所有的学科认可,是因为年的时候有两篇高质量的研究文章发表,证明了cTACE对肝癌的治疗是非常有效的,从此打开了肝癌介入治疗的大门。cTACE在国内和国际应用比较广,但之前缺乏标准化或者专业化的指导,所以可能在TACE治疗里面千人千面,医院、同一个科室不同的医生做法都不一样,这就带来了效果的差异。

能把方法标准化是大家努力的方向,去年中国医师协会介入医师分会制定了我国的TACE操作指南,我主要负责的就是cTACE的手术操作部分的撰稿,就是cTACE手术该怎么做。我昨天讲的就是cTACE在整个操作中的一些亮点,TACE中最主要使用的治疗武器就是碘油乳剂,把药物和碘油混合。为什么用碘油乳剂呢?它既起到对肿瘤的化疗作用,因为乳剂里含有化疗药物,另外乳剂像胶一样有黏度,可以封堵肿瘤血管,封堵血管以后没有向肿瘤的血供,这个时候肿瘤会出现坏死。怎么样把这种效用做到最大化?就是要把碘油乳剂的制作和栓塞做到最好,还有就是保证栓塞的安全性、有效性。

如何保证TACE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靳勇:我主要强调几点,第一个安全性上一定是要讲TACE的适应证,就是说什么样的病人可以做,什么样的病人是不可以做的。肝癌病人要做TACE,一定要做Child的评分,就是肝功能评分,评分如果大于9分,是不适合做TACE治疗的。有文献报道,大于9分的病人,做TACE生存率没有改善,甚至大于10分的病人,如果做TACE可能让患者预后更差,是因为对这部分病人TACE是对肝功能的损害可能更大,这种破坏作用已经大于肿瘤的治疗作用,所以这部分病人是不适合做cTACE治疗的。

第二,我们讲的安全性是什么,就是碘油的用量,碘油的用量大了以后会造成其它地方的栓塞,比如有碘油的肺栓塞、脑栓塞,台湾专门有医生做这方面的研究,认为14.5毫升是一个阈值,大于14.5毫升以后出现碘油肺栓塞的可能性就会比较大,而一旦出现碘油肺栓塞,会有25%左右的死亡率发生。今天日本教授讲在日本的标准是10毫升,多了以后带来的并发症就比较多。

还强调一点就是抗生素的使用问题,TACE治疗我们认为是一个清洁的手术,在中国的抗生素的使用规范里是不能预防用抗生素的,但是有一些情况下,比如病人有胆道扩张,有胆道梗阻,做过胆肠吻合或者胆道支架,这个时候我们认为他的胆道是不洁净的。如果不用抗生素,以后出现胆道感染的机率是明显增加的,一旦出现了这种胆道梗阻,每次TACE都会增加25%的肝脓肿的发生率,我们知道这些病人本身就很虚弱,如果有大的肝脓肿出现,可能对他的生命是有影响的。所以这部分病人在国外的指南中是建议用抗生素的,而且他的使用周期是比较长的,从术前的1周到术后的3周,要全程使用抗生素,但是不一定都是静脉用,可以用口服的抗生素,这也是保证TACE的安全性。

还有一个就是技术性问题,就是讲碘油乳剂的制备上,我们建议是要用造影剂溶解化疗药物,而不是之前说的可以用糖水、盐水或注射用水,国外的研究显示用造影剂的性能是最好的,其次造影剂和碘油的比例是1:2,严格按这个比例,我们达到的碘油乳剂它的栓塞性能是最好的,它的物理性能是最好的。

对于多发病灶TACE栓塞治疗的原则

靳勇:还有术中微导管的使用,我提到几点,对多发病灶来说,第一个原则是先外后内,就是先去栓塞肝外血管的供血,比如有膈动脉供血、有内乳动脉供血,这些部分先去栓塞,而不是先栓塞肝动脉的供血,因为一旦栓塞了肝动脉供血,肝外侧支会的供血会进一步增大,而肝外侧支其实是更难去做栓塞的,所以要首先把肝外的侧支的栓塞做好。

第二原则是先小后大,如果有多个病灶,先去栓塞小的病灶。因为把大的病灶栓塞以后,出现碘油的高密度会遮盖小病灶的血管血供,遮盖它的显示,这个时候再去栓塞小病灶就很困难,可以先小后大逐级去做栓塞。

第三个原则是先远后近。就是要先把远处的,离肝动脉起始端最远的地方做栓塞。因为在做近端栓塞时会有一些栓塞剂漏到远端去,这个时候我们就没办法再到远端做到一个彻底的栓塞。

第四个原则是先难后易,因为我们都是在用微导管做栓塞,刚使用的时候它的性状是最好的,这时候你可以去挑选一些很难的血管,一旦用了几次以后再去操作一些困难的、迂曲的血管就不好操作了,这个时候可能要换微导管,会增高治疗的成本,如果先做难的再做容易的,相对来说是更合理一点。

还有栓塞终点怎么去把握,一定是做完碘油乳剂栓塞以后再加海绵栓塞,这时候它的这种栓塞的效能才是最大的,才能让病人最获益。

肝癌治疗强调早期发现和多手段结合

靳勇:我觉得对肝癌治疗来说,以后应该是多注意人群的筛查,因为我们和国际同行相比,肝癌治疗效果是比较差的,甚至说5年的生存率这么多年没有改变,是因为我们从筛查上做的比较差。我们看日本的数据,他们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时候,大部分发现的是中晚期肝癌,甚至是晚期肝癌,百分之七八十是中晚期肝癌,而现在已经完全翻过来了,现在发现的肝癌首诊病例中70-80%是早期肝癌。我们都知道一个病发现越早去治它的效果越好,发现越晚,其实你花费的人力、物力的投入都很大反而效果很差,这是第一点,就是我们一定要注重人群的筛查,现在中国在这方面做得越来越好了,我们希望尽快赶上国际同行。

第二个,是多种手段的结合,虽然介入对肝癌的治疗很好,但绝对不是单纯通过栓塞就能达到非常好的效果,现在我们除了介入还有其他的治疗手段,绝大多数在治疗我们都是栓塞和消融的结合,当然还有其他的,比如免疫药物的结合、化疗药物的结合,甚至现在各种各样的分子靶向药物的结合,肯定是多种手段加在一起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青年医生要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