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第三次住院年1月。“这个病能不能预防?或是有什么办法能避免她再犯?”我问。“没有。一切随缘。不知道你对你家孩子的这个病了解多少。之前为了活命做手术改变了身体结构,就要付出代价,就是这个胆管炎。也许这次能控制住,但三型很容易反复,最终都要移植。”虽然医生说的我都懂,但还是说得我一愣一愣的。这次入院始于百天(年1月11日)照之后的低烧,37.3℃持续了一天。开始以为不超过37.5℃没事。第二天就烧起来了,38℃以上波动。我妈和我试着给她物理降温:每隔三四个小时在她的腋窝、腿窝处涂退热凝胶。每次给她涂,她都会难受得嗷嗷大哭。不知是太凉还是因为触碰得难受。物理降温效果不明显。北京这个冬天几乎没下雪,流感病毒肆虐,医院,怕交叉感染。年1月20日,我还是咬牙决定带宝宝去了儿研所。先是挂了个普通内科,普内医生嫌她月龄小,让我们给她看特需。我们挂上了特需内科门诊之后退了普通号。见了医生就是验血。血常规结果提示细菌感染,医生给的治疗方案是门诊输液三天,即每天到门诊挂号、开单子、输液。意味医院让三个多月的宝宝挨一针。0120血常规虽然我们提示专家我家宝宝是葛西术后,但医生并没有主张去查生化。我们当时也没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其实那时候宝宝的黄疸重新上来了,我们以为是发烧引起的脸色不好而已。在医院和其他孩子比,别人家孩子脸色粉白,她脸色蜡黄。因为孩子小,才三个多月,挂水扎头。因为怕孩子挣扎,要由家长按住孩子的全身,来配合护士给孩子打针,每次她都疼得嗷嗷哭,然后委屈得抽泣……针扎在孩子身上,疼在母亲心里。可是再心疼有什么办法呢?为了给她治病。就这样,在门诊挂了三天消炎水。她手术的时候已经遭过一次大罪了,但那个手术不是一劳永逸的。年1月23日是挂水三天之后的复查。复查又挂了特需,还是做了血常规,不幸的是白细胞和CRP指标并没有见好。医生开了住院证让联系住院治疗,说让住内科的重症监护。不巧,当时得流感的孩子太多,没床位。医生说尽快住院很重要,并给出了两个解决方案:一是住特需病房,是外面的私立病房;二是去急诊留观排队等床位,说有了床位优先让我家娃住。我们权衡了一下:外面的特需病房元每天,医保不报销,我们承担不起,而且主要收呼吸道疾病的孩子,容易二次感染,所以我们选择了急诊留观。急诊留观,就是在内科急诊旁边的小屋里通宵,分得一张椅床(平时是椅子,可以伸开当床),继续给孩子挂消炎水,发烧了就继续物理降温。就这样,我和我妈带着她在急诊留观室通宵了一晚上。第二天早上,医生告诉我们病房依然没有床位。此时,内科急诊医生给出了三个方案:一是继续等,即再等一天,不过也有可能继续没床;二是挂呼吸内科一个Y姓主任的号,他的病人一般会有床,但住的是呼吸内科;三是联医院咨询床位。我们联系医院,答:没床。急诊医生让她查了胸片,万幸没有肺炎。所以,不用去呼吸内科,避免二次感染。我们只好继续等床位。这期间化验了PCT和急诊生化,我们把结果拿给孩子手术时的管床医生看,结合血常规结果,初步确诊:胆管炎!0124PCT0124肝功能0124血常规这还呆什么留观室?!医生马上给了我们实施方案:住消化内科。0124住院证住院的事落实之后,马上从急诊医生那取回病历,回住处收拾东西,准备第二天去住院!二、入院年1月25日入院。由于当时儿研所消化内科住院部在装修,其住院部暂时安排医院住院部东区18层。这次是陪护式病房。辗转办了住院手续,开始了我们噩梦般的19天。0125住院收据0125床头牌入住第一天,管床医生问我对孩子的这个病了解多少。其实这个问题不是很好回答。虽然我知道孩子的这个病的根治方法是移植,但我不想说。因为孩子做了葛西手术之后已经很遭罪了,再有就是经济上也比较困难。医生以为我对这个病不懂,就开始跟我介绍胆管炎的病理:肠道细菌上返到胆管内引起发炎。医生继续说道,三型的胆管炎很容易反复。胆管发炎引起管道狭窄,会阻碍胆汁流通,堵到里面,被泡坏了的话,最终还是要移植。我怯怯的问,胆管炎能不能预防。医生说不能,因为身体结构受到过人工干预,所以一切随缘。说完开处方去了。我只是怔怔的呆在那里。入院检查单宝宝最初每天输液8袋:三袋美罗培南、两袋奥肖锉,一袋甘草酸苷、一袋VK,还有一袋保肝药。此外还要口服尤思服、茵栀黄、钙、口服抗生素。尤思服和口服抗生素都是苦的。宝宝天生排斥苦味,每次喂药就好像给宝宝上刑,苦得她哭得背过气去……护士要埋个针在宝宝头上。我妈抱着她去的处置室,我留守在病房听到宝宝撕心裂肺的哭嚎,然后看到她头上缠着胶布被抱了出来,眼角还有没擦掉的小眼泪。3个多月的她被埋了头针埋针最初的目的是让孩子少挨针扎,因为每次扎针都是有风险的。为了尽量保证埋针的“寿命”,我们时刻都要看着孩子,不让她把针“碰坏了”,不然“鼓包”的话就要重新埋针。头上有了“异物”,孩子时不时就想用手去抓,有时头也会蹭床。这第一个针只用了两天,在1月27日“牺牲”了。我们不想让宝宝头上挨针,决定在脚上埋针。看管脚上的针更不轻松。宝宝埋针的脚总是动,而且另一只脚也总是去碰埋针的脚,即使我和妈妈轮流不离开她看着她的针,埋在她脚上的针没到两天就掉了。那么,扎手吧。手上的埋针也是仅挺住了一天。因为手更不老实,总是在动啊,被控制久了她就哭。就这样因为宝宝好动,套管针换了7个……住院就是为了避免宝宝输液被扎成筛子,结果……还是被扎成了筛子。每次换针,当针头刺入她皮肤的瞬间,她都哭得撕心裂肺,脸都哭紫了,眼泪横流……孩子遭罪的不仅是吃药扎针。还有做检查。第一个就是抽血。抽静脉血,除了挨针,还要挨饿。住院期间每隔3天就要复查肝功能和血常规,有时还要做血培养、PCT和巨细胞病毒。每次抽血少则两管,多则5管,被抽成了贫血!入院第二天让查肝功能和B超,这两项检查都要求空腹4小时以上。对于3个多月的小婴儿来说,尤其是她这种病的孩子,饿3个小时已经很难受了。抽血是凌晨4点开始,B超是早上8点开始。理论上讲,当天零点开始进食,四点抽完血吃顿奶,然后八点再去做B超。事实是图样图森破。为了完成这两项检查,宝宝1月26日0点开始禁食,只让喝水。到了凌晨3点多的时候,宝宝要奶吃的哭声可以用惨烈来形容,摆动着小脑袋边哭边到处找奶吃,委屈得不行。可是,要挨到4点抽血,不能给她奶吃。只好在奶瓶里装了水给她喝。可她不喜欢喝水。看着她满怀期待的咬住奶瓶嘴,又失望的哇的一声哭着把奶嘴吐出来……反复如此,终于到了4点……可是,抽血先给年龄大的孩子抽,到我们的时候已经快5点了!宝宝饿得呻吟着啃着自己的小手,被抱到处置室,一会儿传来她撕心裂肺的哭吼……抽完血抱回来才饱餐了一顿。到了八点,孩子爸爸去B超室排队,没想到,排队排到29号。为什么八点才去B超室排到?因为孩子爸爸说,护士说八点带我们去B超室,结果等到八点没人来找我们。我去护士台问,那个护士说脱不开身,让我们自己去B超室。做B超平均10分钟左右一个人,从八点开始,意味着要到下午才能排到。但B超只有上午有,所以不知道会排到几点,中途不敢给奶吃。9点,孩子已经又被饿了四小时了!可怜的宝宝又饿得哭闹不止。快十点的时候才到了十七八号!孩子已经饿了5个小时,开始呻吟,我妈抱着她坐在离B超室不远的椅子上,哄着给她喝水。我去B超室求里面的医生,说孩子才三个多月,已经被饿了五个小时了,请求门口的家长,有一些大孩子的,希望他们能看在孩子小的份上通融一下,让我家宝宝先做,我说她才三个多月,已经被饿了5个小时了。可家长们有两个意思,一是无论插在谁前面,后面的家长不愿意;二是谁家的孩子都是宝贝,都被饿了几个小时了,有的甚至还在憋尿。我到楼上去求医生,求医生帮忙去说句话,让孩子这次先做上B超,医生的意思这次就不做了吧,孩子饿太久了,对这么小的孩子来说太辛苦了,让抱回来喂奶,等下次再安排B超。我很无语,这意味着孩子还要挨饿一回,而且不知道要饿多久。我无奈下楼去找他们,远远的看到我妈抱着孩子在进B超室。等我到了已经进去了。门外的家长说看我家娃可怜,大家都同情,让我家娃先去做了。我在外面万分感谢。娃这次算是没白挨饿。1月30日,因为巨细胞病毒阳性,每天加了两袋更昔洛韦和一袋辅酶,去掉了VK。用药知情书2月1日又查了血常规和肝功能,宝宝又是被饿了一夜,一大早被带去抽血。肝功能的各项指标有降,但白细胞和C反应蛋白还是高,证明炎症还是没消。眼看着还有十几天就过年了。00201PCT0201肝功能0201血常规每天按照护士的提醒,我们给孩子量体温。体温浮动在36.6-38.8℃之间,如果她能坚持3天正常体温,就可以出院了。可每次37℃以下的体温都坚持不到两天。每天烧起来了降,降下去了烧,这期间的任务就是烧了就是给她擦身子物理降温,然后是看着点滴换药。我的备奶也没有断。就这样过了几天,我妈发现触摸孩子肚子她就会哭闹,跟医生反映之后,医生让做B超和CT,正好也到了安排复查血的时间。我本想看着她,可我握着她的小手睡过去了,我妈看着我俩可怜2月8日晚上,又被饿了一晚,第二天先抽了血,然后做B超,接着去做CT。做CT之前给孩子打了一种叫CT增强液的东西,具体是针剂还是做CT时注射到孩子身体里的,我妈和孩子爸爸都搪塞过去了。做完CT,孩子被抱回来的时候已经快中午11点了,当时孩子还挺精神。照常给孩子吃药、吃奶、擦身子、陪孩子玩。下午3点多,我发现孩子体温比之前更热了,甚至是烫,小手发紫,血管很清晰,上一秒还在跟我玩,下一秒就勉强支撑着眼皮,之后怎么也睁不开了,全身也开始发紫,身上血管可见。这可把我吓坏了,赶紧给她量体温。体温39℃多!喊护士,我的孩子怎么了?到底得了什么病?护士叫来医生,医生用听诊器听了一下,说听起来没事。早上刚查过血,总胆和直胆都有降,白细胞和C反应蛋白也在降,并去掉了更昔洛韦,本来是个好现象,可下午更严重了,也不能再查次血。这么小的孩子体内本来血就不多。医生只好让继续观察着。之后孩子一直昏睡,浑身瘫软,我看在眼里也无能为力,只能心里默默祈求孩子坚强。晚上7点多又给量了次体温,这时孩子身上不那么紫了,体温降到了38.5℃。到了晚上快10点了,孩子突然发抖,我眼看着她的小手乃至全身又变紫了,血管清晰可见,我们赶紧又给她量体温,这回体温更高了!40℃了!护士喊了医生,医生来听了一下,又翻开孩子眼皮看了看,让继续物理降温,说要是到早上再不退就要再查血了,做血培养。我的孩子得了什么病?我们心里忐忑,但又没有办法,要是成人烧到40℃那得难受得要死。我们只能继续盯着点滴。给她喂奶也喂不进去,她昏睡着。过了能有1个多小时,我看她身上不那么紫了,摸着也没那么烫了,看着她均匀呼吸的小样子,心里给她打气。半夜护士提醒,我们又给她量了体温,体温奇迹般的降到了37℃多,之后没再发热了。到了早上已经恢复到正常体温了,护士特意来问了一下,听说体温正常了,也就没让做血培养了。眼看就要过年了,要是不能正常体温连续三天,医院过了。说来这孩子给力,到了2月11号,体温保持正常。当初医生是这么讲的:如果2月12号早上体温正常,就再查个血常规;肝功能因为三天前才查了,不能查太勤,所以不做了。如果血常规结果好,就办出院手续。这孩子就是给力,2月12号早上体温正常,所以仅查了血常规。虽然白细胞又升上去了,但C反应蛋白正常了。0212血常规这时医生的意思比较模糊,我搞不清楚到底让不让出院。出院吧,虽然直胆总胆都降了,其实没回到正常范围内,谷草和谷丙也没恢复到正常范围,而且白细胞又上去了。不出吧,我们住了19天了,孩子体温保持不错,精神也一直很好。最后,医生说可以出院,但出院诊断书写的不是愈合出院,只是好转,即算是家属主动要求出院的。如果出院之后再发热,要立即再住院,让我们做好心理准备。我咬牙答应了。第二天上午(年2月13日)拿了出院诊断书、开了一堆药、结了医疗费,收拾东西,叫了辆车,把宝宝包好。回家。0213出院诊断书这次我的孩子到底得了什么病?出院诊断书上写的是急性胆管炎等等,结论都是“好转”,没一项“愈合”。那么,做完CT之后的突发高烧是怎么回事呢?不知道。不过,也就是这次高烧之后,体温平稳正常了。PCT情况血常规情况肝功能情况三、我的胆闭宝宝胆闭,我到现在也不想直面这个病的全称。姚晨和马伊琍演的电影《找到你》中提到了这个病,这个病在那时引起了重视。网上有很多关于这个病的病理解释。“胆闭”是一种胆管闭塞性疾病,仅见于婴儿,与宫内或出生后病毒感染有关,需手术治疗,否则多会夭折于婴幼期,更直白的讲:如果不做治疗,活不过一年。当时得知这个情况的我心里受到很大冲击,大到无法承受,无法承受得想哭都流不出眼泪,身体里像被塞满了石头,沉重又木讷。孩子出生黄疸越来越高,医生说如果第三天不降,建议孩子住院照蓝光。虽然我已经有了心理准备,可她被护士抱走的一刹那,我还是没忍住泪水不住的流。结果就是生完孩子的我出院了,孩子被放到新生儿病房照蓝光。那期间查了血常规和肝功能,几个胆红素指标和ggt都不正常,照了12小时蓝光黄疸不退,医院建议直接走绿色通道转院到儿研所。医院急救车不够用,让我家拿着转诊手续自己去。仅在这期间,孩子被抱回来让我看了一眼,我也不知道我的孩子到底为什么黄疸不退,之后就被抱走住进了儿研所内科新生儿病房。当时我在坐月子,听我妈回来讲,医生根据B超结果凭经验判断,可能是“囊肿”,也可能是“胆闭”。如果是“囊肿”,切了就行了。如果是“胆闭”,就说让我做好心理准备。别的没多说,然后介绍了病友群,让自己了解。我躺在床上,除了按时备奶、查资料和流泪,别的无能为力。我到网上查了这两种病,“囊肿”是乐观的,而“胆闭”……我看了相关的资料,心里感到恐惧,我怕失去她,那个在我肚子里呆了38周、爬出来才被我抱了三天的小家伙。孩子在内科住了一周,之后确定了要转外科会诊,医院通知我家接孩子转病房。虽然我还在月子里,但我想看看她。那是年的初冬,我穿成“粽子”医院接她转病房。看着她嫩嫩的丑萌丑萌的熟睡的脸,不知道她没在妈妈的怀抱睡得好不好,吃奶吃得好不好……她被转到外科之后,确定了要做手术。负责“胆闭”的医生一直给我们这类病娃的家长“泼凉水”。我的心头一阵阵发紧,想哭哭不出来,还要控制情绪恬脸去问医生我娃的病情。医生开了一系列检查,让等消息。我回到住处,无能为力。有亲戚朋友问我孩子怎么样了,我当时都不知道说了什么。医院能打电话过来通知接孩子出院。我家人说在手术之前是不可能的,医院打电话来就是通知做检查的,没消息就是最好的消息。手术需要排队,而且有比我家更急需手术的孩子插队。我思念我的孩子,我甚至给主治医生发消息,问医生能不能在孩子手术之前把她接回家养几天,统统被医生拒绝了。现在想想,医生一定觉得我这个要求很可笑很无知。终于熬到了我娃手术的日子,那是她出生的第23天。手术是先腹腔镜探查确诊,之后直接对症下“刀”。我家人告诉我孩子是“囊肿”,我的心放下了一大半。病友群里同时在“直播”病房情况,说现在正在手术的一个孩子是“胆闭”。虽然同一时间可能有几台手术,但这个系列的只有就她一台……我再三确认群里说的……大脑一片空白……我妈给我发来孩子被推出手术室的照片,看到那蜡黄的小脸,安和的小表情。之后我发消息给主治医生问情况……原来群里说的才是事实。医生让我做好“打持久战”的心理准备。天呐!为什么是我的孩子?四、说好的,不离开妈妈术后一周,给她做了检查之后,终于等到了出院通知。那天是她出生第40天。我迫不及待的能抱到她,医院排队办手续,到病房门口接她出院。出院拿了一堆药,一共七种。这药种类太多了,我长这么大都没因为某种病同时吃这么多种药。也没听说过认识的人吃这么多种药。为了给她按时按量喂药,我做了个喂药表。一般的婴儿只喂奶就行了,再喂点儿水,顶多再加上VD等补药。而我的宝宝,这么小就要吃各种苦的药。婴儿味觉比较敏感,味道不对就不吃,硬让吃就哭,或是吐。对我家来说,给娃每次喂药都是一场战争:为了让她恢复身体,为了她能活下去。自从她术后出院,我每天都悄悄的在她耳边说“宝宝快好起来吧,永远跟妈妈在一起,不离开妈妈,陪妈妈到老,好吗”。可能是我的错觉,她每次都好像听懂了似的眼睛睁大一下或是闭着眼睛动动眼皮。嗯,说好的,不离开妈妈。术后一个月去复查(年12月7日),复查结果表明她恢复得都很好,但我家依然不能懈怠。可能当时正赶上严重的流感,她没能幸免。也许就是复查时感染上的。复查回来之后就发高烧,三天没退下来,医生只让物理降温。体温降了升,升了降,便便颜色变浅,吓得我们抱着孩子又去了儿研所,在医院治了1天,体温就平稳了,便便颜色也正常了,又观察了三天,终于出院了。这次住院后悔没住陪床的,都怪自己没经验,让孩子遭罪了。这次(年2月13日)出院之后,我家依然精心照顾着,按时按量吃各种药。这回出院比第一次出院又多了一种药。出院10天之后复查,直胆总胆都已经正常,但谷草谷丙还是高,不过这已经是好现象了。4月份按照术后半年复查的要求,又检查了一下,各项指标都向着好的方向发展。总算我们没白辛苦。不过医生仍然让我家不能掉以轻心,让她注意饮食,好好休息。我们“第一步”走得比较稳当,争取不要走那令人毛骨悚然的“第二步”。我只希望她能好好的,尽量让她健康快乐成长,各方面向好的方向发展,不让她离开我。希望我能带着她一起看看这个世界的百态,这是我这个天真妈妈的愿望。
拉钩永远在一起……年不许变……
原创转载或引用需经作者授权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