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结石是我国居民的常见病,门诊上咨询的患者很多,归纳起来,大家最关心的主要为以下几类问题:1.胆囊结石形成的原因及如何预防?2.得了胆囊结石,该如何治疗?能做保胆取石吗?3.切除胆囊对以后的生活有没有影响?等等……接下来,我们分三期对以上话题进行逐步解答与探讨。
肝胆系统的生理功能及作用
在回答具体问题之前,有必要简单介绍一下肝脏、胆道及胆囊的生理功能及作用。我们可以把三者的关系比作河流系统:人体由肝脏分泌胆汁(胆囊不分泌胆汁),而且分泌胆汁的速度犹如河流的流量变化(吃饭时处于汛期,胆汁分泌旺盛,空腹时处于枯水期,胆汁分泌缓慢),而肝内外的胆道系统就犹如河道,由支流(分支胆管)逐渐汇聚成主干(左右肝管——胆总管),主要负责胆汁的输运。而胆囊是处于胆道系统内的一个分支,相当于由河道延伸出来的一个蓄水池,这个蓄水池主要起储存及浓缩胆汁的功能。空腹时,处于“枯水期”的肝脏仍然缓慢的分泌胆汁,但是绝大部分都流入胆囊储存起来;进食时,处于“汛期”的肝脏大量分泌胆汁,且胆囊收缩,将其内储存的大部分胆汁排泄入主胆管并最终流入肠道,从而协助脂肪类食物的消化。
河道中的各支流逐步汇入主河道胆道系统类似于河道系统
胆囊结石具体的成因很复杂,归纳起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情况
一、胆汁成分的不稳定容易形成胆囊结石
胆汁内的主要成分包括胆固醇、胆色素、磷脂及各种胆汁酸盐,如果胆汁成分不稳定,尤其是胆固醇、胆色素或胆汁酸盐等浓度过高或过饱和,胆汁储存在胆囊内就容易沉积并结晶析出,形成胆结石。
胆汁胆固醇浓度过高易沉积形成结石
这个过程类似于我们初高中化学讲的盐的析出结晶过程,在初期,理论上是可逆的(主要是胆固醇结晶阶段,可尝试所谓的溶石治疗),但一旦形成结石,就很难再次溶解了。胆汁的成分和人体的代谢状态、饮食习惯等息息相关,有的人因为各种代谢原因(代谢性疾病、肥胖、溶血等),胆汁内胆固醇或胆色素等成分浓度过高,就容易形成结石;另一方面,如果长期进食油腻食物,胆汁中脂肪类代谢产物如胆固醇的浓度肯定也要高于常人,因此也容易形成结石。
针对以上原因,我们可以做的预防工作就是改善饮食习惯和结构,尽量不要长期进食大量油腻性食物,控制体重,避免肥胖等。
二、胆囊功能障碍可能形成胆囊结石
正常功能的胆囊收缩受机体神经内分泌严格调控,比如空腹时,胆囊处于舒张状态,胆汁主要储存于胆囊内。正常肝脏每天要分泌-ml胆汁,而胆囊容量一般只有50-ml左右,一天三餐之间的胆汁分泌也能达到ml左右,因此大家肯定会问,分泌这么多的胆汁胆囊能容纳的下吗?所以,这又涉及胆囊的另一重要功能——胆汁的浓缩。
如果胆囊的功能出现障碍,比如一方面舒缩功能异常,会使得胆囊在进食时不产生有效的收缩,那样陈旧性的胆汁就长时间瘀滞于胆囊内,相当于蓄水池内充满死水。俗话说“流水不腐,户枢不蠹”,长时间的胆汁瘀滞,各种不稳定的成分更容易沉积形成结石。另一方面,如果胆囊的浓缩功能异常,也会形成某种胆汁成分浓度过高、过饱和,从而沉积形成结石。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一湾死水易长结石
针对以上病因,我们所能做的预防和治疗手段就包括中西医的消炎利胆(比如硫酸镁,胆宁片,胆石利通等等)以及试图改变胆汁排泄成分提高稳定性的药物(熊去氧胆酸)等。另外,从饮食的角度,我们经常建议病人一定要规律饮食,尤其早餐一定要吃,甚至吃一个煎鸡蛋,目的就是促进胆囊内过夜的胆汁排泄,防止胆汁瘀滞引起的胆盐沉积。
三、胆囊解剖结构异常往往形成胆囊结石
临床上偶尔能见到有的病人胆囊腔内有分隔(最常见的是胆囊腺肌症的一种类型),将胆囊分隔成大小两个腔,我们称之为葫芦状胆囊。这种情况就好理解了,葫芦状胆囊中间的狭窄部分,导致远端胆囊腔内胆汁淤堵流通不畅,从而更容易形成结石。手术当中也证实,这种胆囊往往是远端腔内充满结石,而近端腔内没有结石。对于这种胆囊结石的成因,除了手术没有其他任何有效的治疗措施。
综上,胆囊结石的成因复杂,往往是多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许多因素是和个体密切相关的,仅仅通过药物或饮食治疗很难去除病因,也就是胆囊结石形成的原因不去除,结石必定会发生进展,所以临床上对于胆囊结石的治疗,主要是以手术为主(切除胆囊这个蓄水池,就不会产生结石了),药物及饮食预防(疏通河道的措施)为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