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十孩九黄。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时期的一种常见疾病。临床上,大多数的黄疸宝宝,经过加强喂养、多晒太阳、蓝光照射等医学干预,都能够获得良好结局,很快恢复健康。但有一小部分黄疸宝宝却要经受生死考验,因为他们是3B患儿。
3B,即英文BadBabyBile的简写,译文是“婴儿不正常胆流”,也就是大家常说的新生儿胆汁淤积症。这种黄疸,占新生儿黄疸的比例不足10%,病因复杂、诊断困难,治疗棘手且结局难料。
下面,我就给家长们叨叨一下胆汁淤积症。
什么是新生儿胆汁淤积症?
新生儿胆汁淤积症是指新生儿因某种原因导致正常胆汁流动受阻,使胆汁成分在肝脏内蓄积而引起的一组症候群。表现为宝宝出生后2周仍然黄疸不退,伴有大便颜色变浅,或者大便呈白陶土样改变,尿液颜色加深。临床检查中,肝功中血清直接胆红素水平升高是其突出特点。
直接胆红素升高的定义:总胆红素(TBil)<85mmol/L时,直接胆红素(DBil)>17mmol/L;或者TBil>85mmol/L,直接胆红素占总胆红素的比例≥20%。
为什么会出现胆汁淤积症?
胆汁淤积症病因复杂,可简单分为3种:
肝外病变:主要有胆总管囊肿、胆管狭窄、胆汁粘稠、胆石症等。依靠B超检查确诊,手术治疗。
肝内病变:原因超过百种,主要有病毒或细菌感染、肠外静脉营养相关性肝病、遗传代谢病或基因、染色体病等。依靠病毒检测、血尿串联质谱分析或染色体、基因检测等方法确诊,多以内科保守治疗为主,必要时予特殊配方奶粉喂养。
肝内外病变:即经典的胆道闭锁,依靠肝胆超声及肝活检、核磁共振检查确诊,手术治疗。
特别指出:在胆汁淤积性黄疸的众多复杂病因中,胆道闭锁占35-40%。如果不及时治疗,极易导致2岁前肝硬化死亡。胆道闭锁的预后,与手术时机密切相关。45日龄内手术效果,最晚不超过3月龄。
发现胆汁淤积性黄疸,及时准确查明病因,对于治疗至关重要。再次提醒爸爸妈妈,当发现宝宝出生后2周仍然黄疸不退,大便颜色变浅,或者呈白陶土色改变,尿液颜色加深,切莫大意,一医院就诊。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