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总管狭窄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周六科普日寄生虫的危害有多大
TUhjnbcbe - 2021/8/26 0:22:00

信科学求真知做自己的小医生

寄生虫的危害有多大

“要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树立大卫生、大健康的观念,把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建立健全健康教育体系,提升全民健康素养,推动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摘自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的重要讲话

随着天气渐热,暑假的到来,相信大家都热衷于进食新鲜可口的水果,冰爽可口的饮料,或许还会吃一些“高档”的美味鱼生。但是不知大家有没有想过,诸如“美味鱼生”一类的“原生态”食物,其实暗藏着极大的危险,稍不留神,可能就会让我们后悔莫及。没错,这个危险就是指“寄生虫”,那么小小的寄生虫,到底对人体有着多大的危害呢,本期科普日就让笔者来为大家介绍3种“病从口入”的寄生虫吧。

01

喜爱肝胆的“肝吸虫”

肝吸虫,学名为华支睾吸虫,由于它喜欢寄生在我们人体的肝胆而得名。这种寄生虫的一生大致可以总结如下:首先是它的虫卵随着粪便排出人体或者动物的体外,在水里面被一种名为豆螺的淡水螺吞食,逐渐发育成尾蚴的阶段,然后尾蚴侵入淡水鱼或者淡水虾的体内,形成囊蚴的阶段,当一个人吃了未煮熟并且含有这种囊蚴的鱼或虾的时候,肝吸虫的囊蚴就会随着食物进入我们的体内,一旦囊蚴到达我们人体的十二指肠,就会像“金蝉脱壳”般脱囊而出,钻到我们的胆总管里,发育成为“成年”的肝吸虫。成年的肝吸虫一直寄生在我们的胆管里,会我们的胆管壁增厚,可以想象,随着胆管壁的不断增厚,就会很容易造成胆管的狭窄或者堵塞。此时就会导致病人出现肝肿大,肝区疼痛以及腹泻的症状,严重的话还会引起肝硬变,危及我们的生命安全。所以说,鱼生虽贵,却不见得是多么“高大上”的食物,反而有可能会让我们的身体染上疾病。“鱼生粥”、火灰烧鱼等都是不能使鱼肉内的囊蚴死亡,因此坚决不吃未煮熟的鱼、虾是防范肝吸虫的关键。

02

可长达4米的“猪肉绦虫”

猪肉绦虫,学名为链状带绦虫,在中国古代医籍中猪肉绦虫与牛肉绦虫一起被称为寸白虫或白虫。

成年的猪肉绦虫寄生在我们人体的小肠中,用虫体的头部附着于肠壁,导致病人出现腹部隐痛、消化不良、腹泻等症状,有时还会出现肠穿孔和肠梗阻的情况。寄生在人体小肠的猪肉绦虫一般仅为一条,长度约2-4米,国内报道有的病例可多达19条。

但是猪肉绦虫对人体的的危害并不在于成年的阶段,而是幼虫阶段引起的囊虫病,是我国重要的寄生虫病之一。当人误食生的或未煮熟的“米猪肉”——即含有猪肉绦虫的虫卵后,该虫卵在小肠内经消化液作用,逐渐逸出,成为六钩蚴,六钩蚴会钻入小肠壁,经血液循环或淋巴系统到达我们身体的各处,发育成囊尾蚴,最常见的就是皮下、肌肉、脑部和眼睛,引起肌肉或皮下结节、视力障碍、失明和癫痫。

想要预防猪肉绦虫,最重要的就是不吃生肉或半生肉,饭前便后都要洗手,特别是切生猪肉和熟食的刀、砧板要分开。中医上常用槟榔-南瓜子法来驱虫,有很好的疗效,并且副作用小,而对于囊尾蚴病,常用的疗法是以手术来摘除虫体,特别对眼囊尾蚴病是较好的方法。

03

肚子里的“蛔虫”

蛔虫,学名为似蚓蛔线虫,因长相与蚯蚓相似而得名,活时呈现粉红色,死后呈现灰白色,雌虫长20-35厘米。我们生活中常说谁是谁肚子里的蛔虫,这其实并不是一种赞美,因为蛔虫对我们的身体有着极大的危害,据次全国寄生虫病调查结果显示,我国人群的蛔虫感染率平均为12.72%。蛔虫不像别的寄生虫,它本身就能存活,人因误食被蛔虫感染期的虫卵污染的食物或水而感染。感染期虫卵在人体小肠内孵出幼虫,然后侵入肠黏膜,钻入静脉或淋巴管,经肝、右心,到达肺部,进入肺泡,沿着支气管、气管逆行到我们的咽部,最后又随着人体的吞咽动作再次进入消化道,发育为童虫,数周后发育为成年的蛔虫。蛔虫在人体内的寿命一般为1年左右,平均每天每条雌虫可产卵24万个。由蛔虫的发育史可以看出,蛔虫在我们人体内的分布广泛,引起的疾病自然也是多种多样的,如哮喘、肺炎、荨麻疹,而成年的蛔虫寄生在人体的小肠内,吸收我们吃进去的食物,可以引起我们的营养障碍、腹痛以及胆道蛔虫病、肠梗阻等。要想预防蛔虫病,生吃的蔬菜、瓜果要充分洗净才可以。

上面介绍了三种常见的从口而入的寄生虫,但其实我们生活中存在的寄生虫远不止此,它们有的还会从我们的皮肤钻入我们的身体,有的会随着蚊虫叮咬而进入我们体内,但并不意味着我们对它们束手无策。只要我们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寄生虫就不会进入我们的体内。

END

GODDESS

开心过暑假

伦太太龟苓膏

精选伦大养殖场的优质老龟,提炼龟原胶,低热量、低脂肪、低胆固醇,是我们的消暑好选择。

撰稿:李健沨

指导:涂雪婷

审稿:巫彩军

参考资料:《人体寄生虫学》第9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扫码学更多

的医学知识→

每周六更新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周六科普日寄生虫的危害有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