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gG4相关性疾病
IgG4相关性疾病(IgG4-RD),是一种原因未明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它是以多克隆IgG4(+)浆细胞浸润有关的,可以在多个器官或组织发生的慢性、进行性自身免疫系统性疾病,如:胰腺、胆管等消化系统、唾液腺、泪腺等腺体等。本病累及不同组织或器官时有不同名称,如唾液腺受累的Mikulicz病;胰腺受累的自身免疫性胰腺炎;胆道受累的硬化性胆管炎;腹膜后受累的腹主动脉周围炎或腹膜后纤维化,等等。后来发现这些疾病具有相似的免疫病理改变,病变部位有大量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炎症反应局部有分泌IgG4的浆细胞生成,因此这类疾病被统称为IgG4相关疾病。本病好发于中老年男性。由于易于形成肿块性病变,常被误诊为恶性肿瘤。
临床表现
本病常可累及全身多个系统,患者的临床症状依受累脏器的不同而异。
1、最常累及胰腺,多表现为腹痛、体重下降、反复发作的梗阻性黄疸;
2、累及胆管多表现为黄疸、上腹部疼痛,转氨酶升高等;
3、累及主动脉可导致动脉瘤或动脉夹层,部分可伴发主动脉炎;
4、累及肾脏常表现为血尿、蛋白尿、肾功能不全;
5、累及肺和胸膜可表现为咳嗽、咯血、呼吸困难、胸膜炎或胸痛,也可能无症状。
6、累及眶周出现炎性假瘤及眼外肌增厚表现;
7、累及泪腺和涎腺时出现腺体肿大、硬结。
病理病因
病因:
尚未明确,可能与遗传易感性、微生物感染、异常自身免疫反应等因素有关。
病理:
病变组织内可见大量淋巴细胞浸润,可形成淋巴滤泡。密集的IgG4阳性的浆细胞浸润,伴组织纤维化和硬化。轻度至中度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炎症细胞浸润被胶原纤维包裹,可形成席纹状纤维化,伴闭塞性静脉炎。
影像表现
1、胰腺:胰腺肿块;胰腺弥漫性肿大失去正常“羽毛状”结构,周围可见纤维包膜呈“腊肠”状;
2、胆管:胆管壁弥漫性均匀增厚,范围相对较长,管腔未见明显狭窄,CT增强扫描动脉晚期强化,延迟均匀强化;
3、大动脉:动脉管壁弥漫性增厚,增强扫描明显强化;
4、肾脏:双肾实质内多发边界清晰或不清类圆形、楔形、斑片状低密度病变;
5、肺与胸膜:肺内实变影,支气管壁增厚,胸膜纤维化,肺间质纤维化等;
6、泪腺、涎腺:CT平扫腺体体积增大,密度均匀减低。
鉴别诊断
1、与相应部位恶性肿瘤相鉴别
2、ANCA相关性血管炎(AAV):AAV表现为侵蚀性鼻窦病变、肺部病变表现为结节空洞、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唾液腺病变、腹膜后纤维化不常见
3、结节病:可累及多系统,眼部常表现为葡萄膜炎症,可有发热、不适、厌食、体重减轻、干咳、哮鸣、呼吸困难、斑点或丘疹样皮疹以及关节痛等。
4、Erdheim-Chester病(ECD):ECD患者可有皮肤、垂体、鼻窦、肺、腹膜后等多系统受累表现、。但大多数ECD患者有长骨硬化。
5、淋巴瘤:多发淋巴结肿大,肺部有圆形或类圆形或分叶状阴影,病变进展可压迫支气管导致肺不张,有时肿瘤中央坏死形成空洞。鼻腔淋巴瘤以鼻塞、流涕为表现,应尽早活检除外淋巴瘤的可能性。
IgG4相关性胰腺炎一例
病史:
患者,男,70岁,患者20天前因体检查腹部B超发现胰腺占位,时有左上腹隐痛不适,无恶心、呕吐、腹胀、腹泻,无目黄、身黄、尿黄,无泪腺眼睑肿胀、口干、眼干、腮腺肿大,生化检查:甘胆酸5.8mg/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73IU/L↑,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IU/L↑,总胆红素21.67μmol/L↑,直接胆红素10.26μmol/L↑,碱性磷酸酶IU/L↑,γ-谷氨酰转肽酶IU/L↑,血清总胆汁酸15.2μmol/L↑。血清IgG4测定:mg/dl。
影像学表现:
腹部CT增强示:肝内、外胆管扩张,胆总管壁弥漫性增厚;胰腺弥漫性肿胀,局灶性密度减低,周围可见包壳样纤维包膜,胰头部2.5×3.7㎝可疑不规则肿物中度强化,CT值为90HU。胰管无扩张。双肾可见多发楔形低密度灶,边界欠清。大动脉管壁弥漫性增厚。
胰腺表现
胆管表现
动脉表现
肾脏表现
病理结果:
超声内镜下胰腺穿刺活检病理示:(胰腺)少量坏死及炎细胞,未见肿瘤细胞。免疫组化:CK7(少数+),CK20(-),CEA(-),Ki67(MIB-1)(靶细胞消失),P53(-),CD(-),CK19(少数+)。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